2008/06/17

街頭哲學家



我在泰國曼谷自助旅行者聚集最多的卡歐桑路(Kaosan Road)上,看到了這位仁兄。他所販賣的頭套面具不多,卻個個具有特色,不是新聞最熱門的海珊或賓拉登,就是像鐘樓怪人般奇醜無比的臉孔。

我問他為什麼淨賣這些讓人有著刻板印象,被人貼上無惡不作標籤的大壞蛋,而沒有可愛討喜的卡通人物造型。他回答我:「別看我專賣這些壞蛋的面具,生意可是不錯的。雖然大部分的人都不是海珊或賓拉登,但每個人都有醜惡人性的黑暗面,當他戴上面具後,他就可以幻想自己是壞蛋。人有時候還是要釋放一下自己情緒與劣根性,這樣世界才不會變得太危險!」他狡黠的朝我笑了笑。

沒想到,我竟在街頭碰到一個哲學家!

2008/06/10

飛越杜鵑窩



我住在台北,若說要賞杜鵑花,最方便的當屬每年陽明山花季,但我屈指一數,真正上陽明山賞花的次數一隻手就能數得完,反而千里迢迢的合歡山,是我最常賞花的地點。捨近求遠的原因,除了擺脫都市近郊的人潮之外,更喜歡的是那一種野地裡綻放出的生命力。

人為栽種出的花朵,難免像支訓練有素,行伍整齊的軍隊,一排排的被插在路邊或水泥砌成的花圃裡,匠氣不說,更像被關在籠子的的動物;在高山上,杜鵑花植株反而像支游擊隊,可能三三兩兩出現在懸崖邊,也可能成群結隊出現在陡坡上,當你爬的氣喘噓噓,抬頭一看,花靨燦爛的似乎在對你微笑,累歸累,但想到這些花在如此堅苦卓絕的環境中竟能年復一年生長,自己也得到了些對於生命的啟示。

由於海拔高度的關係,雖然山下的杜鵑花期已過,但高山的多姿繽紛大概比山下晚上兩個月。合歡東峰是要賞玉山杜鵑最理想的地方,但是賞花還得看老天爺的臉色。來的太早,株株像隻小蠟燭含苞待放,賣了你一個大關子,惹得你徒呼負負;來得太晚,花園被雨露打過,再經太陽一曬,邊緣呈現像被火燒過的焦黑,也是不太理想。我們今年上來時機的剛好,賞完花下山時,山區就開始下雨,而回到台北又是連續幾天的大雨,我想,今年的杜鵑花季應該是結束了吧!


合歡東峰坡的的第一叢杜鵑,下方建築為合歡山莊,左邊尖峰為合歡尖山。


玉山杜鵑要長到這麼高,都應該是近百年的老樹了。


以奇萊北峰做背景的杜鵑花。


杜鵑花真的開滿山坡上,「杜鵑花」歌詞裡果真沒有騙人。


顏色繁多,白的、淡粉,連紅的也有。

在台灣原生的杜鵑花屬植物共有14種,而玉山杜鵑是分布海拔最高的杜鵑花,在名稱上長期以來爭論不休,玉山杜鵑和森氏杜鵑有人看做同種,亦有人歸類成不同獨立種。玉山杜鵑之名是由日本植物學家早田文藏發表,森氏杜鵑則是日本人類學家森丑之助所命名,但從外型上很難區分,唯一的依據大概是玉山杜鵑葉緣反捲,而森氏杜鵑葉緣平整及葉較大。但同種植物分布在不同海拔與環境,還是會有差異,因此在玉管處做了科學研究後,還是支持玉山杜鵑和森氏杜鵑為同種的看法。

對於我們這些安步當車的賞花者來說,爭議的內容牽涉許多專業,不需我們去操煩,只要讓花團錦簇充滿我們胸臆之間,就會如同小王子所說:「一個人如果愛花,那他只要望著星星,就會感到快樂。」花就綻放在那兒,只要靜靜地觀察它,你會發現一朵花就是一世界。


植物就應該長在野外,才顯生命力。


合歡東峰3421的頂峰上,也長滿了杜鵑花叢。


有人帶風箏在山上演「追風箏的孩子」。


遠看是朵花,近看叫聲「哇」。

2008/06/06

饒河街也有新加坡美食



在新加坡玩,玩累了,幾乎隨處都能找到食肆或是food center,這有點像台灣的小吃,許多平民化的美食都能在這裡找到。對新加坡人來說,這是家的味道,對台灣的旅行者來說,這則是異國的風味。

新加坡旅遊局從今天開始到6月8日,將新加坡著名的小吃美食拉到台灣來,結合台灣的小吃文化,也在夜市路邊設攤,三天的「非常好呷 新加坡美食大道」活動,於台北市饒河街觀光夜市舉辦。

包含辣椒螃蟹、沙嗲、叻沙、印度拉餅、咖椰吐司、拉茶、海南雞飯以及虎牌啤酒(Tiger Beer)等新加坡經典菜色,都能以路邊攤的價格品嚐,想吃的人只要在現場購買1張100元的餐券,每張餐券5點,每樣美食只需1點至3點,便可品嚐新加坡美食。而一張餐券後即附贈一張抽獎券,於6月8日活動最後一天還會抽出最大獎:台北新加坡來回機票及住宿,幸運兒可至新加坡免費遊玩!每晚8、9及10點還有有獎徵答遊戲,多種新加坡精美贈品等你拿。

當然如果你嫌吃不夠,規劃一個新加坡假期吧!從7月4日至7月27日新加坡美食節豋場,多元種族文化的新加坡,反映在飲食文化上當然也具吸引力。



新加坡美食延伸閱讀 :新加坡的中國味與印度香


香噴噴的沙嗲


豐富的叻沙


清涼虎牌啤酒


Q勁十足的印度拉餅


夠味的辣椒螃蟹


海南雞飯

2008/06/05

一所不一樣的高中



當我來到這裡時,看到眼前出現的建築物,還以為來到了什麼美術館之類的地方。「又多了一棟蚊子館!」我心中這樣想。開車載我的老師告訴我:「這就是我們的學校:新港藝術高中。」

這群類似安藤忠雄清水磚極簡建築風格竟然是高中的校舍,我不免忌妒起來,這裡的學習環境可真好啊!「新港藝術高中?難道你們是以音樂、舞蹈、美術班為主的學校嗎?」我問了應該很多人都問過的蠢問題,但確實是大家會有的疑問。

其實從後來老師給我的答案裡,我才知道這不過是所一般的普通高中,課程內容也並非以銜接大學藝術科系為主,說的也是,否則我今天也不會來此演講了。

回想我那慘綠歲月,藝術課程往往被主科老師拿來加強進度,為的是在升學主義下出人頭地,往往教出了許多能考高分的怪物,卻教不出具有生活美感的公民。對於藝術的欣賞與喜愛跟環境與教育有絕對必然關係,我可能無法成為藝術家,但我可以成為藝術欣賞者,藝術家是稀有的,但欣賞者是一生的。我認同這裡的教育理念,將藝術帶入日常生活中,但可惜的是,實驗性質大於普及化,全台灣其他各高中的學生還是在水深火熱中,悟不出生活的況味與美感。

名為藝術高中,當然在戶外教學的課程上也看得出用心之處,由老師帶領學生去追隨大甲媽出巡,體驗本土文化的感動。教學空間我無法一一造訪,除了建築透露出來的驚艷外,也有幾個地方讓我印象深刻:教室裡的課桌椅是由老師設計,特別之處在於它是既獨立又能合併的個體,拆開時像是普通的大學椅,但合併時又變成圓桌,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討論的地方,而造型又是以太極圖呈現;而戶外的空中跑道,不僅將校園空間作多層次的運用,搭配著南部的藍天白雲,跑在上面似乎心緒也要馳騁飛翔,環境往往影響一個人的心境,在這裡跑步,應該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氣氛吧!校園旁的傳統古厝,是未來的國學講堂,在這裡上之乎者也,應該更能與古人心神交會吧!也將古厝做了極佳的詮釋運用。

我羨慕這裡的孩子,但也希望他們能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學習空間,畢竟在台灣,這樣還是很奢侈的。


左邊是金剛合體後的桌子,右邊是單獨的樣子。


教室外觀像是羅馬競技場的圓弧


作為國學講堂的古厝


通往雲霄的空中跑道


跑道架高,空間作多層次的利用

2008/06/03

麵線的滋味


平民小吃蚵仔麵線向來是歷屆各式小吃票選中的常勝軍,前三名一定有它的份,確實是個厲害角色。而在冬夜飢寒交迫時,能夠唏哩呼嚕嗑下一碗熱呼呼的麵線,瞬時溫暖了我們的脾胃,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但就像吃過豬肉卻不一定看過豬走路一樣,我們的小吃人生受惠麵線良多,卻很少看到製作過程,尤其現在機器當道,手工式微,要能夠看到手工做的麵線更是難上加難;如今全世界興起一股慢食風氣,當然在品嘗美食之餘,也必須對食材做更進一步的了解。

鹿港果真夠老,老的可以包容一切傳統的東西,連要看麵線依舊可得。我們一行人來到林家麵線,早起出發剛好趕上製作的時間。我們東看西瞧,主人家也熱情告訴我們哪裡有好看的,大家在三合院廣場上垂掛的麵線間穿來梭去,彷彿進入了盤絲洞。

主人告訴我,一天大概要做五包麵粉量的麵線,天氣好就在廣場曬麵線,天氣不好就只搬到室內烘乾,以前天氣不好就不生產,但現在每天都得出貨,所以只好窮則變。製作麵線得在中筋麵粉中先加入鹽水攪拌,揉出麵粉的筋性,再切割成為手臂粗的麵條,之後再甩成手指粗的麵條,以8字型交叉在兩根竹竿上,利用地心引力使它再變長,隔段時間便能開始拉麵線。看來容易的工序,卻得需要耐心與巧勁來完成。


第一次拉麵線


第二次拉麵線

曬在太陽下的麵線,日照時間完全憑經驗,中間的麵線較細,所以水分較快蒸發,曬到一定程度,還得把細的部份綁起來,以免兩端較粗的還沒曬好,細的已經龜裂了。而一般蚵仔麵線所用的紅麵線,則是得再費一次工,將白麵線蒸過之後就會變成紅色,Q度會減少但是耐煮性增加,有些不肖商人為了節省成本,直接在麵線中加入色素和耐煮化學藥劑達到麵線變紅及耐煮的目的。這裡在蒸紅麵線,用的還是木材灶,我們平常吃的蚵仔麵線大概無福使用這樣的手工麵線,因為產量不多,大多只能供應鹿港少數的麵線糊商家,印證了一句台灣俗諺:「生吃都不夠,擱拿來曬乾。」


蒸紅麵線的爐灶


像是窗簾般把麵線綁起來


阿嬤向我們解說雨天備案,下雨就是靠這根管子室內烘乾

順帶一提,鹿港雖然蚵仔料理聞名,但卻幾乎看不到蚵仔麵線,特別的麵線糊裡頭加了紅蔥頭、蝦米、肉羹,是極具特色的當地麵線小吃,若來此地,不可不嚐。


鹿港麵線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