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0

【世界遺產專欄】紫禁城vs吳哥窟
分類:世界遺產



歷史像是一齣劇,類似劇情總是不斷循環,在不同時空接棒上演。正當明朝國力鼎盛,永樂皇帝於西元1420年慶祝紫禁城宮殿落成之時,中南半島上的吳哥王朝,則即將要從歷史舞台上淡出。1431年,暹羅(今泰國)攻破吳哥,由賈雅瓦曼二世(Jayavarman Ⅱ)建立的王朝從此繁華落盡,隱息在叢林中。

紫禁城的規模樣式幾乎奠基於明成祖一朝,後來雖有增修,但整體中軸格局概念不變;但吳哥窟不同,從西元802年建朝開始,歷代國王都陸續在不同時期大興土木。若從面積來看,紫禁城是座南北長960公尺,東西寬750公尺的龐大建築宮殿群,不僅佈局縝密,也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最高極致表現,先後經歷了24位皇帝;吳哥窟範圍更廣,面積 45平方公里,不僅是政治權力中心,也是信仰中君神的殿堂,彷彿巧合般,吳哥王朝也歷經了24位國王的更迭替換。

在人類文明史上,統治者透過階級劃分,來達成社會穩定。他們強調君權神授,代表上天旨意視事國政,中國皇帝自稱「天子」,而吳哥王朝亦將王權神格化,創造了「王神」(God King)一詞,說自己是「天神轉世」,和中國「受命於天」有異曲同工之處。

於是,大規模的宮殿建築便成了統治者彰顯身份的表徵。在北京紫禁城,包括雕刻或用具,都三不五時出現代表皇帝的龍形圖騰,紅色與黃色更是皇家的識別標記;而在吳哥窟,名稱上就嗅出了端倪,因為吳哥(Angkor)就是梵文「龍」的轉語,更精準的說,吳哥城也就是龍城。由於氣候因素,紫禁城建築採用木料為主,在北京嚴寒的冬季裡,木頭有著極佳保暖效果,而在東南亞熱帶的吳哥窟,則多採用石料,可以保持涼爽舒適。

不論哪裡的統治者,雖然地位尊寵,但由於身份關係,行動作為處處受限,反倒不若市井小民活得自在。他們以為掌握全世界,但張開手才發現,終其一生都只能在這些瑰麗宮殿裡打轉,彷彿是住在精緻籠中的金絲雀。與其說它們是雄偉的宮殿建築,不如說是透過不同建築形式展現高聳的人類權力慾望。從歷史來看,往往毀滅人的不是神,而是人,文明的脆弱宿命直到現在依然適用。

8 迴響:

匿名 提到...

木馬...
我將你放到玩家帶路上了..
去看一下下......
http://www.macrotravel.com.tw/

木馬 提到...

老夫子姊姊
謝謝你
我看到了

匿名 提到...

吳哥我扎扎實實混了五天,石在沒想到根子金城給他比較研究一下呢。

木馬 提到...

phoenix
其實不只跟紫禁城
吳哥還可以跟不同文化的宮殿與廟宇相比
可以發現氣候 文化 地理環境等都有影響
很有趣的

frances愛旅行,不去會死。 提到...

木馬,

從老夫子姐姐那兒逛過來的.

這二個地方我都去過, 但從沒想到把他們來個超級比一比, 有趣啊.

木馬 提到...

歡迎新朋友frances

匿名 提到...

木馬你好,
我從水瓶子那兒過來的.
你這篇文章對兩朝歷史的洞悉,
讓我感受良多.
好文章!

木馬 提到...

bonniechi
歡迎妳來
也謝謝妳的稱讚
很受用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