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31

【世界遺產專欄】九寨溝vs普里特維切湖群
分類:世界遺產



全世界以喀斯特(karst)地形聞名,並成為觀光資源的地點不少,但卻不是每處都能被列為世界遺產。中國九寨溝和南歐克羅埃西亞的普里特維切湖群國家公園(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無疑是此類地形風景中的佼佼代表者。

「喀斯特」是前南斯拉夫的一個地區,此區乃是碳酸鹽類岩石的分佈範圍,當雨水或者地下水與這類岩石接觸時,少量碳酸鹽會溶於水中,長久以往的溶解侵蝕,就會形成溶洞或地下河,無孔不入的繞指柔,在縫隙間鑽遊走流,雕鑿出鬼斧神工,永遠不會重複的地貌現象。因此地質學家便將這種石灰岩地形統稱為喀斯特,名稱由此而來。

事實上,整個巴爾幹半島區域都有這樣從中生代時期就已經形成的厚實石灰岩層地質結構。但要形成這樣的景觀,除了先天必須具備的岩層條件之外,充沛雨量及潛在的地下伏流,也是構成喀斯特地形不可或缺的要件。

位在四川北部,屬於中、高海拔區域的九寨溝,由於氣候多變,再加上位在構造運動強烈,多種營力交錯的地段上,造就了包括雪峰、湖泊、瀑布、鈣華灘流等多樣的地貌,不可或缺的水源,則來自鄰近的純淨高山雪水;而普里特維切湖群國家公園高度則多分布在中、低海拔,雖無高山,但流經石灰岩階的豐足地下水,也日積月累逐漸沈積爲石灰華屏障,構成一道道自然堤壩,彷彿水梯田,亦創造了如同九寨溝有著「翠海」美名的透澈湖水,還包括了洞穴和瀑布。兩地雖然相隔千里,卻同時得到造物者青睞,將璀璨寶石光彩遺留在這人間,成為層次豐富,色彩鮮明的圖畫。

和火山噴發後岩漿遇水凝止的剎那美感不同,這些地形都是歷經水流千百萬年的摩挲與累積,方有今日的面貌。不管是溶洞、鐘乳石、石筍或石柱,都是渾圓柔美,不覺猙獰。

面對這兩處極為類似的自然美景,不免會將之相提並論。但對於美,每人心中自有一把尺,往往依據不同心情、時空等條件因素,都會有著不同觀感。況且人類太渺小,再怎麼也只能觀其部分,而無法窺其全貌,又遑論斷自評價。若要問我哪個比較美,我只能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享受當下的感覺才是真理。

2006/10/23

吳哥翦影
分類:柬埔寨



柬埔寨是中南半島上最神秘的古國,雖然地理位置上與台灣有些距離,但想到台灣鄉間可見用紅色噴漆寫下「柬埔寨新娘」字樣的婚姻仲介廣告,以及偶爾新聞會報導滯留柬埔寨的大哥近況,一時間距離好像又拉近不少。

當然柬埔寨絕對不僅於此。一般人對於柬埔寨的印象還停留在「紅高棉」貧窮戰亂的內戰時期,如今的柬埔寨,在經濟與國際參與上逐漸擴大,著名的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吳哥窟,更吸引了數百萬觀光客不遠千里前來一探叢林中的歷史迷惑。

我坐船沿著洞里薩湖(Tonle Sap Lake)往北,欲造訪叢林中的奇蹟吳哥窟。洞里薩湖是中南半島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水量隨著季節變化有很大的不同,許多人仰賴大湖而生,而湖水收放之間,就像是人體的肺臟一樣,彷彿有生命般的呼吸律動,透過如血管般散佈的河流,將養份推送各地,滋養了這片南方的大地。

未見識洞里薩湖前,對「東南亞最大」這樣的名號,總有些半信半疑,懷疑是否是不負責任的膨風吹牛。直到坐在船上的過程中,才實際體會到洞里薩湖的大,五個小時的航程中,有一半的時間是在無邊無際的浩瀚中。與其說它大,不如說是人在自然中太渺小。

自西元 9世紀至15世紀的吳哥王朝,除了開疆闢土的不世成就外,留給後人的普世資產應當就屬歷代國王陸續建造及擴充的世界上最大廟宇建築之一:吳哥窟。根據元代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一書上記載,那時的吳哥,是個物資豐裕無慮的年代。

頹頃後的吳哥,在叢林中沉睡近四世紀。甦醒後的觀光人潮,也許有些人前來找尋「古墓奇兵」中的蘿拉;也許有人只為尋找王家衛「花樣年華」中的驚鴻一瞥,但吳哥的美總一致的讓人驚艷讚嘆不已。吳哥王朝的國王們,大概也沒料到,當年可能好大喜功所留下的遺跡,如今卻成為滋養後世子民們的觀光資產。

踏進小吳哥迴廊,廊柱迆邐而去,一道道陽光灑進來,營造光影的俐落反差;夾雜著佛像前的香煙裊繞,以及遊人揚起的灰塵,迷濛的讓人以為佛光乍現。迴廊外牆散落著舞影,牆壁上雕刻的仙女,自玉蔥般的指尖到圓潤的體態,無一不展現活靈的脈波律動,我似乎聆聽到梵音嬝嬝,肢體神情間透露著千百年前的自信律動。

而擁有216張笑臉像的拜揚寺(Bayon),留給此間旅客最深印象的「高棉微笑」,在隱含著沈思與慈悲和藹的表情下,每個人彷彿都被他看透。你怎樣都無法在微笑中找到一丁點兒的不友善,誠如這裡的人民,雖然物質生活貧乏,但友善的種子早在那時就已紮下了根。

塔普倫寺(Ta Prohm)中的卡波克(Kapok)樹,早已成為代表吳哥窟的另一象徵。樹根牢牢的抓住寺院牆石,和它們形成密不可分的恐怖平衡。若是砍除,寺院必定土崩瓦解;若是保留,寺院也會在其日積月累的緊箍下破碎難全。這樣兩難的局面,往左往右都是割捨不下,不如讓它漂流在時間的河流中,找尋它自己的生命終點。

在這樣寧靜的氛圍,想著過往今來風流人物,似乎轉眼已成過往雲煙了。

【刊登於遠東航空機上雜誌】

2006/10/18

演講:認識世界遺產
分類:旅行生活

泰國,素可泰

每一個世界遺產的所在、都代表了某個特定地區的一段歷史或文化,以及與環境的互動,你在這裡發現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我將在11月1日(三)於士林社區大學的「現代公民素養課程推廣週講座」中,和大家分享我喜愛的世界遺產,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相招逗陣來,度過一個古色古香的夜晚。

地點:士林社區大學(百齡高中內,士林夜市旁)台北市承德路四段177號
時間:11月1日(三)晚間7點至9點半
費用:免費
預約電話:2880-6580
活動網址:http://www.tscc.org.tw/new/img/info02/2231.doc

2006/10/10

【世界遺產專欄】紫禁城vs吳哥窟
分類:世界遺產



歷史像是一齣劇,類似劇情總是不斷循環,在不同時空接棒上演。正當明朝國力鼎盛,永樂皇帝於西元1420年慶祝紫禁城宮殿落成之時,中南半島上的吳哥王朝,則即將要從歷史舞台上淡出。1431年,暹羅(今泰國)攻破吳哥,由賈雅瓦曼二世(Jayavarman Ⅱ)建立的王朝從此繁華落盡,隱息在叢林中。

紫禁城的規模樣式幾乎奠基於明成祖一朝,後來雖有增修,但整體中軸格局概念不變;但吳哥窟不同,從西元802年建朝開始,歷代國王都陸續在不同時期大興土木。若從面積來看,紫禁城是座南北長960公尺,東西寬750公尺的龐大建築宮殿群,不僅佈局縝密,也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最高極致表現,先後經歷了24位皇帝;吳哥窟範圍更廣,面積 45平方公里,不僅是政治權力中心,也是信仰中君神的殿堂,彷彿巧合般,吳哥王朝也歷經了24位國王的更迭替換。

在人類文明史上,統治者透過階級劃分,來達成社會穩定。他們強調君權神授,代表上天旨意視事國政,中國皇帝自稱「天子」,而吳哥王朝亦將王權神格化,創造了「王神」(God King)一詞,說自己是「天神轉世」,和中國「受命於天」有異曲同工之處。

於是,大規模的宮殿建築便成了統治者彰顯身份的表徵。在北京紫禁城,包括雕刻或用具,都三不五時出現代表皇帝的龍形圖騰,紅色與黃色更是皇家的識別標記;而在吳哥窟,名稱上就嗅出了端倪,因為吳哥(Angkor)就是梵文「龍」的轉語,更精準的說,吳哥城也就是龍城。由於氣候因素,紫禁城建築採用木料為主,在北京嚴寒的冬季裡,木頭有著極佳保暖效果,而在東南亞熱帶的吳哥窟,則多採用石料,可以保持涼爽舒適。

不論哪裡的統治者,雖然地位尊寵,但由於身份關係,行動作為處處受限,反倒不若市井小民活得自在。他們以為掌握全世界,但張開手才發現,終其一生都只能在這些瑰麗宮殿裡打轉,彷彿是住在精緻籠中的金絲雀。與其說它們是雄偉的宮殿建築,不如說是透過不同建築形式展現高聳的人類權力慾望。從歷史來看,往往毀滅人的不是神,而是人,文明的脆弱宿命直到現在依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