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31

【世界遺產專欄】九寨溝vs普里特維切湖群
分類:世界遺產



全世界以喀斯特(karst)地形聞名,並成為觀光資源的地點不少,但卻不是每處都能被列為世界遺產。中國九寨溝和南歐克羅埃西亞的普里特維切湖群國家公園(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無疑是此類地形風景中的佼佼代表者。

「喀斯特」是前南斯拉夫的一個地區,此區乃是碳酸鹽類岩石的分佈範圍,當雨水或者地下水與這類岩石接觸時,少量碳酸鹽會溶於水中,長久以往的溶解侵蝕,就會形成溶洞或地下河,無孔不入的繞指柔,在縫隙間鑽遊走流,雕鑿出鬼斧神工,永遠不會重複的地貌現象。因此地質學家便將這種石灰岩地形統稱為喀斯特,名稱由此而來。

事實上,整個巴爾幹半島區域都有這樣從中生代時期就已經形成的厚實石灰岩層地質結構。但要形成這樣的景觀,除了先天必須具備的岩層條件之外,充沛雨量及潛在的地下伏流,也是構成喀斯特地形不可或缺的要件。

位在四川北部,屬於中、高海拔區域的九寨溝,由於氣候多變,再加上位在構造運動強烈,多種營力交錯的地段上,造就了包括雪峰、湖泊、瀑布、鈣華灘流等多樣的地貌,不可或缺的水源,則來自鄰近的純淨高山雪水;而普里特維切湖群國家公園高度則多分布在中、低海拔,雖無高山,但流經石灰岩階的豐足地下水,也日積月累逐漸沈積爲石灰華屏障,構成一道道自然堤壩,彷彿水梯田,亦創造了如同九寨溝有著「翠海」美名的透澈湖水,還包括了洞穴和瀑布。兩地雖然相隔千里,卻同時得到造物者青睞,將璀璨寶石光彩遺留在這人間,成為層次豐富,色彩鮮明的圖畫。

和火山噴發後岩漿遇水凝止的剎那美感不同,這些地形都是歷經水流千百萬年的摩挲與累積,方有今日的面貌。不管是溶洞、鐘乳石、石筍或石柱,都是渾圓柔美,不覺猙獰。

面對這兩處極為類似的自然美景,不免會將之相提並論。但對於美,每人心中自有一把尺,往往依據不同心情、時空等條件因素,都會有著不同觀感。況且人類太渺小,再怎麼也只能觀其部分,而無法窺其全貌,又遑論斷自評價。若要問我哪個比較美,我只能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享受當下的感覺才是真理。

4 迴響:

匿名 提到...

原來之前那封"台灣也有九寨溝"郵件中的名勝就是南歐這個普里特維切湖群的景觀,
每次我都跟人家說一看就知道不是在台灣,確沒辦法告訴她們這在哪裡.....

木馬 提到...

是的
那封信其實是誤傳
並不是在台灣

匿名 提到...

"享受當下的感覺才是真理",這句話寫得真好。愛比較是人之常情,但是存有比較之心後,你的視野與心境會變窄,無法領略當下之美。

我今年暑假去了一趟克羅埃西亞,參觀五個世界遺產,其中的十六湖國家公園與杜布洛尼克最令人讚嘆!且一天之內逛了三個世界遺產,雖是走馬看花,但也大開眼界。

克羅埃西亞的美令人驚豔,但卻鮮少人知。在我的部落格也留下了這趟旅行的相片與記錄,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夠造訪這擁有自然,建築與歷史之美的國家。

http://www.travelrich.com.tw/members/jim/index.aspx

木馬 提到...

謝謝Jim的分享
我也喜歡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