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20

佛教聖地鹿野苑



印度什麼都多。人多、車多不稀奇,連不同語言、種族都混雜在這猶如民族的大熔爐中,而且幾乎全世界叫得出的宗教,在印度都找得到信徒,印度教、佛教不用說,天主教、伊斯蘭教,乃至冷門的祆教、耆那教,以及各教分支出盤根錯節的教派,都在這裡枝葉繁茂,而且都各自尊重,處於一個平和的狀態。

也因為宗教眾多,所以印度有許多宗教聖地,源自於印度的佛教就是明顯的例子。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原本就是古印度小國的王子,有鑒於階級的嚴格劃分帶給眾生的苦難,祂主張人人平等,普渡眾生,因此從祂誕生、成道、初次說法到入滅,這些地方都成為虔誠佛教徒心目中的聖地。

其中佛陀悟道後第一次弘法的地方,就在距離印度教聖地瓦拉那西(Varanasi)北方約10公里的鹿野苑(Sarnath)。當時伴隨佛陀身旁的五位弟子,不僅是世界最早的僧侶團,往後更開枝散葉,被佛陀派到各地傳遞佛法精義,開啟了佛教在印度的極盛期。

Sarnath的名稱來自梵文,意思為鹿王。因為在佛教典故中,菩薩為了保護此地的鹿群,避免被當時國王獵殺,自己化身為鹿王,獻給了國王,而國王也因此受到感動,從此戒殺保護鹿群。而鹿野苑宗教與藝術成就顛峰,出現在篤信佛教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阿育王當時在此建立許多佛塔與佛寺,禮遇佛教僧侶,並立起一座高達10幾公尺的石柱,頂端刻有四面獅像,以紀念佛陀在此初次傳道,獅像成為如今印度國徽的圖案,因宗教繁榮的鹿野苑,也曾讓唐朝到天竺取經的玄奘法師(唐三藏)慕名到此,並在書中描寫所見榮景。佛教後來在印度漸漸式微,鹿野苑受到伊斯蘭教徒入侵大肆破壞,石柱雖已在戰亂中倒塌,但在鹿野苑考古博物館依舊可以看到石柱的主要部分。

阿育王時期保留最完整的要算是達枚克佛塔(Dhamekh Stupa),這座外觀厚重穩實的建築,塔高達39公尺,直徑也有28公尺,塔身有許多雕刻精緻的圖案,是少數在戰火中遺留下來的遺跡。

而在東面的根本香室精舍(Mulagandhakuti Vihara),於1931年新建,內部有介紹佛陀生平的壁畫,供信徒憑弔。在精舍旁,長著一棵面積涵蓋廣大的菩提樹,是從菩提伽耶佛陀悟道的那棵菩提樹切枝移植過來,刻有不同國家文字的紀念碑環繞著周圍。

信徒現在都前往根本香室精舍參拜,裡面有佛教精美壁畫

菩提樹對佛教有極深的意義,在聖地鹿野苑當然也少不了神性的菩提樹

從印度教聖地瓦拉那西到佛教聖地鹿野苑,兩地相隔距離不遠,卻在教義上有著天壤之別。一日之內到這兩個地方,都能看到表情虔誠絡繹不絕的信徒前來,同樣的神聖氣氛不禁讓我祈禱世界能因信仰邁向大同和平的境界。

由於遭受伊斯蘭教毀壞,鹿野苑的過往只能從遺址中追尋昔日光輝

0 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