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30

鹿港匠師




鹿港有三多:廟多、小吃多、匠師多。大大小小的廟宇當然不用說,而鹿港早期以通商致富,再加上禮俗繁複,「鹿港人厚草頭」這麼一句話便是形容鹿港的眾多禮俗,像綁稻草時的頭部一樣又多又雜,自然在寺廟或生活用品的作工上都十分講究,也使得這裡的工藝獨步全台。國家級的薪傳獎目前得獎的36人中,就有6人是鹿港人,從製香、木雕、錫雕、製扇、燈籠等等,種類繁多。

我們在後車巷造訪一位作蒸籠的匠師,蒸籠雖是常民生活中使用的器具,但其中磨、鑽、編等等的功夫,使得這項技藝看來充滿了藝術性。老匠師從15歲開始從事這一行,今年71歲,屈指算算已經做了56年的蒸籠,他的蒸籠選料講究,用的是檜木來製作,聞起來有著一股特有的清香,我握著匠師的手,手掌摸起來粗糙又光滑,粗糙的是那厚厚的繭,而光滑是因為長年下來指紋幾乎都被磨平,手指也因工作而變形。


做蒸籠的檜木


匠師示範他的傳統鑽洞工具


站在他做的蒸籠上,手工打造持久耐用

看到我們造訪,他略顯激動,可能平常也沒什麼人願意聽他講話,話匣子打開一時也停不下來,除了向我們訴說後繼無人,技藝就要失傳的感嘆外,更拿出壓箱寶:古早的鑽洞工具示範給我們看。對於現代人來說,想在家裡煮頓飯已是件難事,更遑論要自己做經過和、發、揉、捏、包過程的麵食,用買的比較快,於是蒸籠也漸漸少人使用了,對於這樣的技藝,可能是見一次算少一次。

晚間再度出來,見到曾經得到薪傳獎的吳敦厚燈籠舖燈依舊亮著,吳老先生的兒子吳怡德先生在店內默默的畫著燈籠,見我們一群人,便開門讓我們進去,原來陪伴他的是東洋味十足的日本演歌音樂,他正趕工製作燈籠。

這裡製作傳統民間使用的各式燈籠,有題字的姓氏、堂號、喜慶婚喪燈、子孫燈、狀元燈、天公燈、慶讚中元、天燈等等,而圖案有招財進寶圖、花鳥、如意童子、松鶴、耕讀、鎮宅燈的獅劍和龍燈等,令人訝異的是,這些都不用打草稿,完全一筆到位,當真是累積多年的功力。

吳先生拿出許多各國貴賓和名人造訪的紀錄,他說最怕政府單位帶國內外貴賓來,不只生意無法做,還得隨時隨地standby,因為常常是約了時間又一再延遲,一天的作息完全被打亂。這些匠師其實都是平易近人,若去參訪應該在不打擾他的情況下前去,而非要他配合我們的時間,如果真的認為這些財產是寶的話,不只是頒個獎給他而已,而是真正的尊敬他們的工作。


手繪燈籠

1 迴響:

匿名 提到...

蒸籠阿伯
那天得確是有點激動
哈哈
不過很可愛

那個燈籠沒跟去看
有點小遺憾
看來鹿港我還得多跑幾趟才行~~~~~^^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