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1

巧遇哈瓦斯



哈瓦斯何許人也?只要常看國家地理頻道或是DISCOVERY的人應該不難發現,只要出現探討古埃及的主題,一定都會看到一位人物接受採訪:哈瓦斯(Zahi Havas)博士。

哈瓦斯以許多重大發現而聞名,例如位在吉薩金字塔附近的拉美西斯二世雙人像和吉薩金字塔建造工人的墳墓,其中最著名的事蹟就是他以電腦斷層掃瞄的方式重新檢視圖坦卡門木乃伊,以驗定其死因。

這位目前埃及埃及古蹟最高委員會的負責人,褒貶不一,有人說他善於操控媒體,透過媒體的傳送,使他的權威與影響力大增,幾乎埃及有什麼考古新發現,他總是第一個在現場的人,雖然他不見得盡力最多;又或是有重要人物訪問埃及,像是美國總統歐巴馬或是法國總統薩柯奇,他就是天字第一號導遊解說員。有人不屑他沽名釣譽,說他踩在別人的研究成果上出頭;也有人奉他為埃及學的權威,影片中若少了他加持,就好像炒飯不加蔥花的不對味。也許有些人是酸葡萄,一個人之所以能成為埃及學的象徵,一定有他不同於常人之處。2006年還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人」。

在階梯金字塔時,正巧碰到哈瓦斯博士帶著媒體來此拍攝,我不管他的功過評斷,只覺得電視上的人物出現在我眼前,那份真實感可是千真萬確。我搖身一變成為另類追星族,只可惜他們進入墓穴後,就不是一般人可以進得去的地方了。




要進古墓了!跟電視上播的一模一樣!

2009/11/10

意外塔什干



烏茲別克,位於中亞五國的這個國家,一直是在我旅行地圖裡排得上名的國度。但是要去的地方太多啦!所以也始終未能造訪,不過沒想到這次去埃及,搭乘的大韓航空中停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讓我有機會初次相逢,這是以前沒有的行程。

不過說實在話,塔什干給人的第一印象並不是很好,不僅作為國家門面的機場指示不清、設備老舊,連免稅商店裡也只有少少的烏茲別克風格紀念品,賣的很多都是西方的化妝品或是看來廉價卻又很貴的填充玩具,還都是用歐元計價。機場航廈裡也沒有禁煙,不時傳來的煙味,薰的我是七竅生煙。


字雖可愛,但在國家門面出現有點……..


咦!不是離境出口,怎麼放了一排椅子?

不過從機場燈箱的照片裡,我還是看到被列為世界遺產的撒馬爾罕清真寺,境內的撒馬爾罕是中亞地區的歷史名城,是烏茲別克的舊都兼第二大城市,遠在西漢時期就已被建立,是絲路越過蔥嶺後的第一大站。雖然只是路過,將來有一天我一定會到這個中亞國度,好好的逛它一逛,而非只是transfer!


機場的免稅店也叫巴剎BAZAR(市場)耶!


門可羅雀的香水店


民族風娃娃


很討喜逗趣的陶製小驢子


很漂亮的手繪陶盤,等我去烏茲別克玩再去搬,免稅店太貴啦!


烏茲別克也是一個多種族國家,免稅店的小姐應該是俄羅斯裔


烏茲別克人的生活場景,跟去過的伊朗很像,坐在「床」上喝茶抽水煙

2009/11/09

霖園生活廣場「綠色旅遊再出發」



莫拉克風災重創台灣,為提振觀光鼓勵在地消費愛護自然資源,霖園生活廣場11月14日特別邀請生態旅遊達人教您花小錢贏得大樂趣!以綠色旅遊為起點,讓您用最經濟的預算,發掘寶島各地好玩有趣的生態旅遊行程,以綠色消費行動愛護台灣,親近土地擁抱大自然!

霖園生活講座11月14日(六)下午2點在國泰金融會議廳舉辦「綠色旅遊再出發」座談會,特別邀請旅行工作者馬繼康、生態旅遊協會講師邱慶耀,以及田園生態民宿業者鄭秋郎,一起分享他們心目中最愛的生態旅遊私房路線,希望邀請對環保樂活、生態旅遊有興趣的您一起參與!詳細活動內容請參考國泰人壽官方網站或洽02-27087698分機7792

2009/11/08

在世界屋脊的頂端



這次去埃及的航程很有趣,因為天氣清朗,飛到新疆上空時,不僅可以清楚看到積雪的天山山脈,按照相對位置,連集崑崙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而成山結的帕米爾高原,也清楚的在鳥瞰的範圍。

這些地方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去,畢竟這是地球上的疾荒之地,但有機會從飛機上輕鬆自在的看風景,也是旅途中的「最高」享受。


新疆的天山山脈,是南北疆的天然屏障


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是以前地理課本中我國疆土最西端,也是古代中國和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絲綢之路之必經之地,號稱亞洲屋脊。


皚皚白雪像極了雪花冰


崇山峻嶺氣勢磅礡,要不是坐飛機,要不是天氣好,此生大概都無法看到此等景色吧!


在陽光的照耀下更是迷人

2009/10/26

天很藍,我的心情也很BLUE



認識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Birkenau)其實是在日本電視劇「白色巨塔」裡,那個堪稱經典的一幕,唐澤壽明飾演的財前五郎利用去波蘭參加醫學會議的空檔,來到這座納粹集中營參觀。雖然只是透過影片,但在空盪的集中營裡,無形的壓力與灰濛濛的天空,依舊壓得看電視的我喘不過氣來,不過當時的我還是被震撼了,在心中存下了這個一定要去的地方。

當我真實的站在這座位在波蘭南方小城Oświęcim集中營的門口,雖然當天是個晴朗的好天,但沉重的氣氛一踏進園區,就結實的籠罩在每個遊客的身上。奧斯威辛集中營是德國納粹時期從1940年起建立的勞動營和滅絕營之一,集中營的第一批受害者是波蘭的政治犯,事實上,它最熟為人知的是對待猶太人慘絕人寰的歷史,除了歐洲國家的猶太人外,還有吉普賽人、波蘭人和蘇聯俘虜也在這裡遭受人生中的最後凌虐,下場都是悲慘的,有110多萬人在這裡告別人世,他們都不應該被遺忘。


猶太人的後代來到這裡會是怎樣的心情?寬容或是恨?太難回答的問題!

走進奧斯威辛一號集中營,28棟紅磚砌成的兩層樓房依序排開,陽光灑下來並沒有帶來歡愉,想到這裡發生過的事,心仍然蕭瑟。這是我參觀世界遺產從未有過的體驗。關在這裏的犯人人數在13000到16000人之間,現在則作為博物館,控訴納粹暴行的證據。

鐵門上懸掛著的三個德國字Arbeit 、Macht、 Frei,意思是「工作換取自由」,如今看來極為諷刺,被送進集中營的人無論是如何辛勤工作都無法自由。

人在這裡失去了身分,只剩號碼,連容身之處也是用數字編號,徹底的去符號化。

玻璃上看到的不是自由的藍天,而是令人絕望的紅磚牆。

電網如牢籠,囚禁著人,更禁錮了心靈。

建築物裡面是不能拍照的,理由是爲了尊敬死去的人們。裡面除了圖示或照片說明當時集中營的情形外,更令人頭皮如觸電般發麻的震撼是往生者堆積如山的頭髮、義肢、眼鏡、梳子、鞋子、提箱、假牙、鞋油,還有用死者頭髮編織的毛毯等,每種都放置在單獨的玻璃櫃內,每逛一間就是心情有如綁上了錨,低盪的無以復加,雖然已是歷史,但許多人依舊眼眶泛紅,讓人也失去舉起相機的力量。

這天,天很藍,但我的心情也很BLUE。

危險!勿近!但多少人反而覺得外面的世界才是安全的。

整理罹難者的眼鏡(翻拍解說圖片)

在電網間走完自己的最後人生,那是怎樣的一種感覺?(翻拍解說照片)

我們能做的,除了獻上一束鮮花,希望往生者安息外,就是記取歷史教訓,不要讓悲劇再發生。

2009/10/23

新書推薦【一機一鏡走天下:DSLR出國這樣拍就對了】



隨著相機的普及,人手一機已經不算什麼,甚至有人出遊人手多機,不過拍回來的照片並沒有隨著相機數的多寡而品質有所增加,常常讓人邊看邊打瞌睡(為了禮貌當然要撐住!),常常在想有沒有一個人或是一本書可以讓這些朋友拍照時更有主題跟FU呢?

所以當貓頭鷹出版社再度找上我希望推薦這本【一機一鏡走天下:DSLR出國這樣拍就對了】時,當然一口答應,這是專爲數位單眼相機的拍攝者所寫,當然教攝影的書一堆,為何要推薦這本書呢?因為作者自己本身也是個自助旅行者,我一直覺得,喜歡自助旅行的人,拍出來的照片必定多了一份觀察,而出版社又是貓頭鷹,出版的書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我發誓沒有拿錢,講的都是實話)。不過當你學習到書中的各樣技巧時,也別忘了偶爾把相機拿下來,不要一直只是用相機看世界,而忘了真正去體會感動。

拍照的快樂是什麼?只要你拍的照片放在電腦桌面,走過去的人給你一個稱讚:「哇!拍得真好!」(請自行判斷有無虛情假意、只是虛應故事一番),那種快樂應該也能持久吧!

2009/10/20

澳門回歸10周年餐會



光輝的十月,不只中華民國慶祝,連對岸的國慶也是在十月,大概華人有著十全十美的概念,所以拼死拼活都要把國家生日放在十月。澳門雖然是在1999年12月20日回歸中國,今年剛好是第十個年頭,但也配合「祖國光輝的十月」,所以慶祝餐會也在十月先行舉辦。這兩年和澳門旅遊局合作了幾回,所以在這10年的重要日子裡,也榮幸的受邀前去參加。

現場受邀的貴賓都是和澳門有關係的。我見到了像是張國立、胡天蘭等旅遊美食名人,更巧的是碰到遠見發行人王力行。那年第一次去吳哥窟自助旅行,她和張作錦(前聯合報社長)、高希均教授一同出遊,被眼尖的我一眼認出(我可是有認人的特異功能),平常就看他們的文章,當然要求合照。提起這段往事,王發行人還記得。


慶祝餐會在喜來登飯店舉行,還沒進場前的會場已經準備好了。


背景的大三巴牌坊當然是澳門各項慶典意像的不二選擇。


澳門是個中西文化交融之處,表演也別具用心,首先上場的是粵劇。


中國傳統慶典的舞獅當然也不能缺少,尤其這麼歡樂慶典的場合。


還有威尼斯人酒店的特技表演。


台北藝術大學的學生用舞蹈呈現這塊土地上發生的歷史。

表演節目很精采,但是我跟澳旅局的人說,應該在入口處擺上幾台吃角子老虎,發給每位來賓籌碼,這樣一定更有FU。不過這當然是開玩笑,隆重的慶典怎能放上博彩機具呢?畢竟賭博有害身體健康啊!

2009/10/18

泰美女



泰國的午後烏雲密佈,我們過了湄南河來到鄭王廟,霹哩啪拉大雨就像倒的降下來,我們躲在涼亭躲雨,遇見一位正在畫畫的泰國女孩。看她的神態與穿著以為是日本人,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泰國人,美術學校學生來這邊寫生的。突然被我們一大群人干擾,又是照相又是要留言的,不過她總是笑臉對大家。雨,真下對了!




曼谷的創意設計中心,專心看著別具心裁的展出作品,一道彩虹閃過眼前。這位女子拿著手機竊竊私語,卻又邊繞行展場觀看,身材濃纖合宜,色彩亮眼搶睛,叫人不注意也難。只不過現場燈光昏黃,照片難免模糊,卻依舊美。



在清邁搜尋清邁麵,得此一間小餐館,裡面小妹妹只有14歲,用中文幫忙招呼我們這一大群人。問了她的來歷,原來是老闆的女兒,中文名字叫做周姿玲。土生土長的泰國人,卻會講泰、中、英三國語言,雖然麵慢上了,但大家一點怨言也沒有,因為被她的笑容與可愛打敗了。



泰國鬧區的四面佛,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求財、求運、求情感樣樣都行。手持香柱的女孩,許的是什麼願呢?猜不透也不了解,不過認真「拜拜」的女人也很美麗!



水上市場拍攝,也是在嘈雜喧譁中讓人眼睛一亮的女子。

2009/10/10

屏水相逢 別來無恙:東港王船祭登場



就是今天!就是今天!今天是什麼日子?中華民國國慶?是也不是。有件事比國慶日還難得,三年一次,錯過可惜!

鏡頭拉到屏東東港的東隆宮,可能大家沒聽過這間廟的名字,但說到「燒王船」應該有一半的人知道了吧!東隆宮主祀溫府千歲,溫王爺原是唐朝進士,奉旨巡行天下時,遇難而亡,成神之後巡行閩、浙沿海,佑護往來船隻,因此漳、泉二州人民對溫王崇禮有加。康熙四十五年(西元1706年),東港海邊一夜之間漂來許多木材,上面寫有「東港溫記」字樣,信徒又夢到溫王托夢建廟,於是拿這些木材當建材,剛好是建廟所需的數量。事實不可考,但年代久遠加上信仰力量,使得東隆宮至今香火鼎盛。


東隆宮的新山門,上半部為木造建築,據說花了四百斤的金箔貼在門上,富麗堂皇,雕工細膩。


威武出巡,業障災厄迴避!


三年一次的「迎王祭典」,聞名全台,除了壯觀的王船外,還有眾多的陣頭,更重要的是祭典科儀一直保持著清代祀典禮儀,實在難得。早年生活不易,瘟疫頻傳,先民們遇到無法救治時只好求助心理力量支持。王船裝進所有惡運瘟疫,至離開時所有苦難都在火光中消失離開,如今瘟疫不再盛行,燒王船卻已成為東港大事。

祭典前半年就已進入準備期,陣頭開始操演排練,我們九月份到的時候,廟裡已經開始製作牌樓。據說在這週,東港將會鬧熱滾滾,家家戶戶都歡迎陌生人到訪。


清朝時的王船原型,現在是寶物被保存著。只是很可惜被鎖在籠子裡。


這艘王船將在王船祭時遶境東港,由地方人士認捐建造。


船尾的五色旗,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

今年迎王祭典共為期八天,祭典由十三項程序步驟所聚集而成,如「角頭職務的輪任」、「造王船」、「中軍府安座」、「進表」、「設置代天府」、「請王」、「過火」、「出巡繞境」、「祀王」、「遷船」、「和瘟押煞」、「宴王」、「送王」等步驟。底下是日程供大家參考,或上東隆宮網頁查詢。

◎98年10月10日中午12時鎮海公園恭請王駕(請王)
◎98年10月11日王駕出巡,遶境東港鎮南區
◎98年10月12日王駕出巡,遶境東港鎮北區
◎98年10月13日王駕出巡,遶境東港鎮中區
◎98年10月14日王駕出巡,遶境東港鎮東區
◎98年10月15日王船法會,東隆宮廣場
◎98年10月16日遷船遶境 ,中午12時出發遷船啟行繞境
◎98年10月17日恭送王駕(送王) 於凌晨2時集合廟前,出發至鎮海公園恭送王駕


廟前的搭建牌樓工作早已經開始,準備迎接三年一度的盛事。


鮮豔的牌樓爲祭典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