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30

鑽進蘇克
分類:突尼西亞



每到一個國家或城市,我總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往市集裡面鑽。吸引我的市集,不是只給觀光客血拼採買用,當地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那種,而是真正能夠接近當地生活節奏的脈動,讓自己試著以當地的步調,外加上觀光客的好奇感在裡頭四處遊走探索。這種感覺好像是小時候玩捉迷藏,不知道作鬼的人會從哪裡冒出來的那般刺激。

市集,絕對是一個地區的心臟,強力的搏動展顯且紀錄旺盛的俗民生命力。它可以是大廚房,許多平民美食隱身其間,滿足市井小民的脾胃;它可以是五金店,各式各樣的商店,解決了生活上遇到的麻煩與不便;它也可以是大工廠,家庭即工廠的場景,在市集後街上演,許多即將失傳的行業在此獲得延續。

而我又特別喜歡伊斯蘭教國度中的市集,它們或稱巴剎(Bazzar),或稱蘇克(Souq),除了少不了驚喜的觸及,還帶有一種朦朧的神秘感,神燈、飛天魔毯是從文學上得到的印象,而逛市集更可以發揮眼、耳、鼻、舌、口五感同時進行體驗。實際走訪北非突尼西亞第二大城斯法克斯(Sfax)市集,更能看到當地人許多生活點滴與傳統手工業的蹤跡。

市集位在城市中心的麥地那(Medina),高聳綿延城牆所圍起的麥地那,自古便是城市的起點,文明的發源地。這座市集也是電影「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的拍攝地點,電影中的埃及市集便是在此取鏡。

和首都突尼斯的市集比較起來,這裡少了觀光味,市集內的商家幾乎都是以服務當地居民為主。雖然現在城外已有許多新型購物商場,但市集中窄小的巷弄內,每天還是擠滿了購買日常物品的人們。只要發揮觀察力及好奇心,這裡處處有驚喜,點點皆趣味。



【香料店】
阿拉伯人是使用香料的魔法師,而各式各樣的香料當然也是阿拉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除了顏色、種類各異的食用香料外,最特別的是從植物萃取的漢娜(Henne),這是一種染料,淺綠色粉末和水後在手上畫出圖案,會變成暗紅色,以往是女性出嫁時最重要的裝飾,現在則不侷限在婚禮,平常也成為突尼西亞女性必備的化妝品之一。



【製鞋店】
突尼西亞的皮革業相當發達,這些經過揉捻成料的動物皮革,大多成為製鞋的原料來源。市集內很多賣鞋的商店,手工縫製且強調每雙皆為真皮的鞋子,一雙雙被擺放在架上待價而沽。不用懷疑是否真的是手工製造,因為眼見為憑,許多家庭製鞋小工廠就隱身在巷弄間,缺什麼型號馬上從小工廠調來,而散落一地的鞋樣,記載著這些店家的忙碌,也成為商品最好的保障。



【打鐵舖】
農具、馬蹄鐵等等鐵製品,只要說得出來,打鐵師傅便能以巧手幫你打造。牆面黑撲撲的店面一如印象中的打鐵舖,燒得火紅的炭火是唯一的光艷。手工打造的鐵器,師傅拍著胸脯說,耐操好擋拼第一,品質耐久經得起考驗,我不知道手工與機器打鐵間的差別,但從他一槌槌落下的清脆打鐵聲,臉上的自信猶如炭火透出光輝,更保留了現代資本主義大量生產下的手工價值。



【麵包店】
由於突尼西亞曾是法國殖民地,不僅文化上受到影響,連飲食也不脫法國色彩。麵包是突尼西亞人的主食之一,變化不多,乾硬是其特色,方便保存且有飽食感,法國長棍麵包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這家麵包店烘烤著剛出爐的麵包,濃郁的麥香吸引了許多顧客上門添購,順便閒話家常一番。老闆拖著我直接到地下室的烤箱,看小麵團如何變成結實的大麵包,柴火燒烤的麵包,透出陣陣香味,不但胃填飽了,心也溫暖了。



【小吃攤】
民以食為天,走累了,市集裡當然少不了其他可以填肚的食物。多子、橘紅色果肉的仙人掌果實,這可是在台灣吃不到的酸甜滋味;像是韭菜盒半月型的突尼西亞小吃bricks,麵皮內加上鮪魚、起司、碎蛋等餡料,熱呼呼的來一個,也能滿足空虛的脾胃,或者來個在烤爐上滋滋作響的沙威瑪;而排列像花盛開的杏仁糖,也是嗜喜甜食突尼西亞人的最愛。

【刊登於中國時報旅遊版】

6 迴響:

匿名 提到...

我也超愛逛市集的啊~~
看當地人在做什麼真是有趣啊!

匿名 提到...

我也超愛逛市集的啊~~
看當地人在做什麼真是有趣啊!

匿名 提到...

我也超愛逛市集的啊~~
看當地人在做什麼真是有趣啊!

匿名 提到...

我也超愛逛市集的啊~~
看當地人在做什麼真是有趣啊!

木馬 提到...

妹子
我知道你愛
但一次就好了呗
呵呵
太支持我了

匿名 提到...

哇呵呵,看得出老王真的是很愛啊,我也很愛,這次去東寺剛好遇到一月一次的跳蚤市場,很有意思,不過趕著上飛機只能亂逛一下,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