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6

舊山線的隧道



舊山線顧名思義沿山修建,為了節省迂迴繞路的時間與成本,最快的方式便是逢山打洞,因此隧道多也成了舊山線一大特色,短短十數公里便有九個長短不一的隧道。

第一隧道長230公尺,是台鐵昔日最陡的路段,為千分之26,也就是一公里的路程上升26公尺,人走起來輕鬆愉快毫無感覺,但車頭加車廂動輒數百噸重的火車跑起來可就氣喘噓噓了。1935年發生關刀山大地震,舊山線受損嚴重,隧道門面多用水泥重修,唯獨一號隧道北口還保留日據時期的紅磚結構。


一號隧道

二號隧道全長726公尺,隧道北口可看到後藤新平(1898~1906年任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親題的「開天」字跡。在過了魚藤坪橋後,出現的是四個連串隧道群,第三、四、五、六號隧道,長度則分別為511、48、237、228公尺,隧道口雖沒有題字,但隧道中還有隧道的景象,伴隨著午後陽光灑下,一明一暗的景色也讓人流連駐足,舉起相機一拍再拍。


二號隧道


連續隧道群


再近一點


隧道外的崗哨

第七號隧道最為特殊,雖是隧道,但也像橋樑,銜接著兩座橋樑:內社川橋與大安溪鐵橋,九條隧道中長度排名第二,長1261.3公尺。隧道北口一樣有後藤新平題的「巨靈讓工」,南口則是兒玉源太郎總督題的「一氣通」,內部略呈S型,所以走在裡面有段時間是不見天日的,連牆壁的的水流聲都變成轟然巨響,像是電影中暴水朝我們迎面而來。


七號隧道外就是漂亮的花樑鋼橋

八號隧道已過泰安站,全長518.6公尺,原本南北兩端都沒題字,但在1935年大地震重建後,由當時的台灣總督中川健藏分別題上了「大安洞」;而九號隧道是最長的一個,有1269.5公尺,隧道南北兩口各有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題的「氣象雄深」以及後藤新平題的「潛行不窒」,只可惜現在鐵軌已經拆除,變成后豐自行車道的一部份了。


荒涼的八號隧道


變成自行車道的九號隧道

隨著鐵路鋪設完成,大大縮短了路途的距離,包括步行在鐵軌上。在還是蒸汽火車的年代,火車速度慢,居民也練就一身躲火車的方法,不但知道所有會經過的火車班次,遠遠的憑藉聲音、震動也知道火車要來了,可以好整以暇的避開,就算在隧道中也不怕,因為隧道裡有凹進去的避車坑,所以看來並不是只有我們走鐵路。但畢竟是火車走的路,不是給人走的,日據時期被抓到,是要罰款的,繳不出錢來,也可以用打屁股代替,光復之後,雖然不再有打屁股的事,但與其繞遠路,大家還是鋌而走險走鐵路,因為可以節省一半的的時間,而走鐵路也成了舊山線沿線居民的共同回憶。


新山線的大安隧道

2007/11/21

初訪舊山線



實在是熱血的一趟行程!

台灣的鐵路肇始,雖然可以追溯自清朝劉銘傳主政時期,但真正規劃全島鐵路路線且真正發揮效益的,可能要到日據時期。日本人1896年來到台灣,就積極的考察規劃路線,興建鐵路,但並不是為了提供民眾交通方便的緣故,反倒是從軍事、掠奪資源運送著眼點出發,客運只是順帶發揮的功能,話雖如此,但也確立了今日台灣鐵路的基礎。

縱貫線鐵路1908年全線通車,日本人修築縱貫線,採行南北同時施工,分段通車,最後在中部連結的策略,施工最困難的就是在舊山線鐵路的部份。為什麼叫舊山線呢?原來日本人山線鐵路的路線,一直到台灣光復,火車都是走這條路線,而到民國87年,因為新山線(也就是現在火車走的路線)截彎取直的工程完成,火車自此改線,告別了行駛90年的舊路線。而三義到后里這段舊山線,也從此走入歷史,只留下幾個零星的景點供人憑弔。

但我不滿足點的觀賞,我查了許多關於舊山線健行的資料,想把它由點變成線,但在廢線之後,這條路似乎走的人不多,也找不到什麼可供參考的訊息。於是憑著有限的資料,想說自己走一次,走到哪算哪裡,靠雙腳見證歷史。

舊山線有啥好走的呢?舊山線總共會經過兩個車站、四座橋樑、九個隧道,在當年都是浩大的工程,也留下許多鐵路建築的工藝,又經歷過地震的摧殘,在不同的隧道上,有著多任台灣總督與民政長官留下的題字,後藤新平的「開天」、「巨靈讓工」、「潛行不窒」,佐久間左馬太總督的「氣象雄深」、兒玉源太郎總督的「一氣通」、中川健藏總督的「大安洞」,可以瞥見當時那股建設時一心想要人定勝天的氣勢。

如今的舊山線停駛已經九年,雖稱不上年久失修,但可以看到滿地的野花開滿了鐵道,大樹也在火車不再通過後,忙著伸出長長的枝椏佔領天空,鐵軌表面不再被南來北往的火車磨得光亮,取而代之的是紅褐色的鐵鏽。這條路線有太多的故事,想要了解台灣鐵道,走一趟舊山線是必要的,而我在電腦前打著字的時候,回想起行走在舊山線的種種畫面,還是免不了內心激動。


舊山線起點:三義車站,新車站取代老車站。


鐵軌被大花咸豐草所佔據。


即將進入勝興車站。


後藤新平的「開天」,字跡已斑駁。


大榕樹毫不客氣的佔據半邊天。


歷史命運的青紅燈。

2007/11/20

推薦序:我明明為你勇敢了



好樣的!自己成立出版社出書,就憑這一點,也就值得推薦了。

【推薦序:我明明為你勇敢了】

說真格的,仔細回想自己的旅行過程,似乎就像談一段感情,只要愛上了就義無反顧,隔上一段時間沒和心上人見面就心癢難耐,思念再三,這樣的癮頭和旅行如出一轍,沒什麼兩樣;一旦著迷就情人眼裡出西施,嘴上說的,眼裡看的,心裡想的,盡是它的美與好。

感情也和旅行一樣,需要勇氣與夢想的支持,別人愈不看好,愈是要勇往直前,有時落了個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我喜歡別人不看好情況之下的翻盤,那種成就感與獨特感,結果嚐來特別甜蜜,旅行與感情皆是。無奈許多人知易行難,雖然常是事與願違,但一定要有夢想與憧憬,若失去了這兩味,感情和旅行不過是行屍走肉,徒具形式,沒有精神上的靈動。

我年輕的時候一個人旅行,常是拿起一個背包沒有什麼眷戀的就出發,那時急於探索世界,像是童話格列佛遊記裡的主人翁,醒來時發現自己被小人綁手綁腳想要逃脫的心情,我也急於掙脫綁在自己身上太多的包袱與束縛。就算心情上不是,也總在外表上表現出一副雲淡風清,有著天地之大,四海為家的情懷。

但隨著年齡增長,對於人世間的情感體會愈深,牽掛也愈多了。每次旅行,雖然肩上的背包不變,但似乎有些不同的重量加了進來。我隱約的知道,過去那番瀟灑自在已經不再。

我認識小六的時候,這個男子還沒開始真正旅行,但聽他娓娓道來對旅行的想法,熱切眼神裡已經有著對旅行的渴望。但我沒特意放在心上,因為我遇過太多想去旅行的男子,因為許多的藉口而空有夢想,紙上談兵。不過後來聽到他的消息,他真的去做了,我欽佩他的行動力,更沒想到他更化成文字,藉由文字真實面對平常看不見,卻在旅行中迸出的種種情感。在我看來,這些蘊藏交錯在旅人背後的情感,往往成為驅使的動力。我看到了透過旅行,思緒更清明,心思更柔軟細膩的小六。

以我的拙筆,很難去定義這本書的定位,就像每個人對於旅行和感情的解釋也往往不同,唯有自身的體驗才是最真實。一個人旅行是否是最佳方式見仁見智,但這本書確實值得一個人細細品味,特別在旅行的時候。

就像電影【練習曲】中所說的:「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也不會做了」,年輕時總該這麼瘋狂一次,瘋狂的去愛一個人,也勇敢的踏出腳步認識世界。

初光文化

2007/11/14

【山海戀雙鐵】令人激動的扇形車庫



追火車第一天的重頭戲是在彰化的扇形車庫。台灣以前有六個扇形車庫,分別在台北、新竹、彰化、嘉義、高雄、高雄港,但目前只剩下彰化這一座,就連這座也是被搶救下來的,若不是有心人,如今可能也早已屍骨無存。

全世界目前所剩的扇形車庫為數不多,除了台灣,就是日本京都的梅小路蒸汽機關車館,台灣的鐵路建設在日據時期建立規模,所以許多有關鐵道的設備與概念也都是沿襲自日據時期。

以轉車盤為中心的扇形車庫,放射狀的12條股道通往12個機關車庫,就像是展開的扇子一般,不僅充分利用了空間,在視覺上也呈現了美感。1922年興建的扇形車庫,規模不如今日,只有八個車庫,後來隨著海線運輸量大幅提昇,連帶車頭維修與保養也就更為頻繁,而後才加建了其他的車庫。

火車從車庫出來後先行駛到轉車盤上,以往是靠人力,運用物理原理,四個機工便能轉動數十噸重的火車頭,再將火車頭對準出門的鐵道,火車便準備出門服勤;現在有了馬達,運轉起來更省時省力。


人工轉動不復見,只留下當年靠人力轉動的突起施力點。


現在用馬達轉動。

以前的車庫全部停放蒸汽火車頭,所以顯而易見的,每個車庫上方都有排煙的煙囪。前段的車庫並無維修平台,因為蒸氣火車只要在地面上維修即可,但中段車庫維修柴油車頭,所以有了一層維修平台,方便工作。後段的車庫則有兩層平台,因為這裡停放的多半是電氣化車頭,除了車身的保養外,車頂的集電設備也得保養。從第一車庫走到最後一個,就像走進時光隧道中,從蒸氣火車、柴油機車到電氣化車頭都濃縮在這裡,可以說是台灣鐵路的縮影,因此扇形車庫也又有「火車頭旅館」之稱。


左邊維修平台是一層,右邊為兩層。

這裡的車頭個個大有來歷,也算珍貴的資產,從古董級蒸氣車頭CK101、CK124、DT668,到民國四、五十年代就開始執勤的車頭,每一輛都伴隨台灣走過那個物資缺乏卻精神充滿希望的年代。雖然經歷九二一地震及人為的破壞不珍惜,但扇形車庫還是存活下來,直到今日展現最佳的一面。而車庫最迷人的地方則在於直到現在它依然在運作,所以不管是轉車調度、維修保養、趕著去上班的列車長,種種對於火車的情感與記憶,都可以活生生的在這裡看到,而不是一個死氣沉沉,只供展示的博物館。


上圖為火車的煞車皮;下圖為使用過後磨光的煞車皮。


載著三十公斤包包,正要騎腳踏車去上班的司機員。


扇形車庫附近,正在洗澡的電聯車。

【本文同步刊登於數位聯合電信mobii服務

2007/11/12

【山海戀雙鐵】記"三鐵"之旅



前天和昨天,帶著浩浩蕩蕩的一群人,在山線與海線之間游走追火車,對我和參加的朋友來說,應該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第一次嘗試不坐遊覽車,全程搭火車,每個人手上都是一疊票,可能從來沒人坐火車換火車的密度如此頻繁,卻也見識到了台鐵在無障礙設施上的不足,兩天來上上下下樓梯跑月台,對大家也許是一種鍛鍊與運動,但對老人家與障礙朋友就是個極大考驗,平常沒運動的人可能也會累吁吁,所以這次旅程應該算是「三鐵」之旅:鐵道、鐵馬,外加鐵腿。

火車對我來說是個極有感情的非生命物體,雖然稱不上是專業的鐵道迷,蒐集一些鐵道的東西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隨緣,但我對一切舊的事物感興趣(這不代表年齡),火車當然也包括在內,台灣鐵路已有120年的歷史,在台灣已經摧毀的許多歷史遺跡中,台鐵算是資產豐富的一個單位,可惜正以極快的速度消失中。

我們坐在電車、復興號、莒光號、自強號裡,在有節奏的叩隆叩隆聲裡,尋找老車站或感受以前坐火車的美好回憶。

來參加的朋友也許目的不同,但很多東西了解之後就會有感情。我們晚上睡在改裝的火車車廂中,聽著火車的呼嘯與搖晃入眠;早上在五層樓高的車站迎著晨曦,吹著冷風等待拍火車的興奮感覺;看到扇形車庫那份讚嘆,彷彿是走在台灣鐵道的時光隧道,我只希望我們拍下的照片不會在未來成為歷史照片。特此快寫一篇,以記錄此次行程。

延伸閱讀【山海戀雙鐵之旅

2007/11/08

【尋找黃綠紅】銅鑼杭菊



苗栗雖處於亞熱帶地區,但是每年固定會下兩場雪,一場在五月,沿著山線滿山遍野的油桐花號稱「五月雪」;另一場則在十一月,只局部的「降雪」在銅鑼九湖台地,主角換成了杭菊。

但事實上,杭菊有很多種顏色,包括白色、紫色、黃色或粉紅,顧名思義原產於杭州,所以才有了個如此典雅的名字。菊科的植物族繁不及備載,不管從平原到高山都很常見,杭菊就是我們一般拿來泡菊花茶的種類。但若實事求是,杭菊不能稱作茶,通常它是和其他的茶葉混和沖泡,例如最普遍的普洱菊花茶,用淡淡幽遠的清香來替茶香增色提味,當然單泡菊花,加上些許冰糖或蜂蜜,也是口味絕佳的飲品。正因為杭菊跟茶的淵源頗深,因此被我拿來作為黃綠紅找茶之旅的第一站。

菊花向來與梅、蘭、竹並稱四君子,典雅清新的樣貌向來為人所歌詠。東晉陶淵明寫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明心志,如今我們站在九湖台地,拿著相機,搭配著遠方的低矮丘陵,看著高速公路上忙碌的快速車潮與疾駛而過的山線列車,還真有一番「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況味。

杭菊的栽種一般於每年清明節開始,一直要到秋天後才開始含苞待放,花期大約只有三個星期。古話說曇花一現,杭菊雖有三個星期的花期,但在忙碌的現代人的作息中,大概也是糊裡糊塗的就逝去了吧!所以時間看似長卻又非常短暫。而花農們為了這三個星期的燦爛,也得悉心照顧,提心吊膽將近半年,才有眼前這一畦畦的成果。

台灣早期杭菊尚能自產自銷,但如今在大陸的杭菊強勢入侵下,大概只剩下苗栗銅鑼的九湖台地才有栽種。今年的杭菊因為颱風的侵擾,據說減少了三成產量。杭菊在開花之後,便得以人工方式一朵朵摘取,再經過烘乾乾燥的過程,才是我們所見到菊花茶的樣子。據當地花農說,四公斤的杭菊,才能烘出約一台斤的菊花茶,可見其花朵豐富的含水量。

大家在農莊裡喝著原味或碳焙的菊花茶,原本該長滿杭菊的田地,今年則換上了大而鮮豔的綠肥波斯菊,花農說:「這塊地種了三年了,要讓土地休息一下。」這表示杭菊的身影還會在這裡繼續出現。我們人工作了那麼久,是不是偶爾也記得要休息一下呢?

白杭菊

黃杭菊

紫紅杭菊

連風車也是杭菊造型

【本文同步刊登於數位聯合電信mobii服務

2007/11/02

消失中的美麗



今年在紐西蘭基督城所召開的第3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裡,最吸引我注意的倒不是增加了多少新的世界遺產,而是位於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護區」從《世界遺產名錄》中被除名了。

這可以說是世界遺產協會成立以來的首例。這個在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地方,是我當時到阿曼安排的必訪行程之一。原因無它,世界遺產的光環加上大自然的野性魅力,讓我坐了一整天的車也不覺得苦。

若不是親眼瞧見,真的很難想像,這塊看來一片荒蕪的沙漠,竟是這種珍貴動物的家,阿曼人在此建了保護中心,簡單的屋舍裡,陳列著對於這種即將瀕臨絕種動物的介紹。

在阿拉伯人的觀念中,擁有一對漂亮長角的阿拉伯羚羊象徵著健美和力量,在傳統文化角色中佔有一席之地。1960年代,阿拉伯羚羊曾經由於人類濫捕,使得這種美麗的動物幾乎絕種,後來在國際保育組織協助下,從美國動物園取種開始進行復育,由原先的十二隻陸續增加到一百多隻,最後順利野放回到原產地,劃定保護區予以保護。但由於近來阿曼將保護區面積縮減了90%,阿拉伯羚羊數量又減少成為僅剩約65隻,其中只有4對具有繁殖能力。基於這樣的理由,協會終於作出最後的決定。

其實做這樣的抉擇確實是面臨兩難,已經瀕臨崩潰的生態系,勢必在除名後加速土崩瓦解,是明知不可為而勉力為之?抑或是透過除名來提醒全世界世界遺產協會會員國,世界遺產的登錄不是永恆,必須要作到永續發展與維護兼顧,若是如此殺雞儆猴的思考,這樣的代價也未免太大了。可以想見的,又有一個珍貴物種即將從地球上面永遠消失了。阿拉伯羚羊的除名,不僅是世界遺產的遺憾,更是全球環境惡化的另一項警訊。

【刊登於世界遺產雜誌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