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天主堂
1914年的神社(照片翻拍新城天主堂)
新城的地名由來,乃是清嘉慶年間淡水廳人吳全從蘇澳搭船在花蓮登陸的第一站,為了防禦原住民的侵擾,乃修築堡壘,取名「新城」。爾後不論在羅大春開闢北路蘇花古道或是在日據時期,新城都是重要的駐守點,因為這裡是進出太魯閣及蘇花臨海道的交通樞紐。
1896年,駐紮新城的日本士兵侵犯了玻士林社的少女,引起太魯閣族人的憤怒,赫赫斯社(大禮)和玻士林社頭目率領各社壯丁將駐守的13名日軍官兵全部殺害,史稱「新城事件」。
這13名日軍官兵雖然犧牲,但也開啟了日本人要達成其理蕃政策制定的決心。在1914年當時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發動「太魯閣討伐軍事行動」,正式行使對太魯閣族的治權後,便在今日新城天主堂的位置建造簡單的紀念碑以為紀念,之後又在1937年改興建神社,光復後雖然改為天主堂至今,但濃濃日式風格與建築規模依舊十分鮮明。
如今要探訪神社遺跡,可從排列呈L型的三座鳥居門開始,第一座鳥居少了兩翼,乃是68年中日斷交時被鄉公所鋸斷;第二座及第三座鳥居則多了兩側的柱子,乃是當年天主堂神父唯恐鳥居被拆除所做的掩飾,因為這樣就不像鳥居了,所以得以保存至今。現在看來,實在有點阿Q,但也因此能夠將古物作保留,從結果來看還是好的。
第二座鳥居
神社舊貌(照片翻拍新城天主堂)
進入第二座鳥居門就是神社的參道,兩旁的石燈籠已經換上新的,但也有舊時的,從外觀的顏色與斑駁風霜便能辨識出來,而走到底的階梯前尚留一對神社的守護靈獸。進入第三道鳥居就可看到神社的基座,如今改為聖母亭的地方,左手邊的涼亭是昔日的手水舍,進入神社參拜前,必須在這裡洗淨雙手及身心,而整顆花崗岩鑿刻的水池,如今被置放在教堂內,成為教徒眼中的聖水。在不同時期,不同的宗教皆賦予它洗滌身心靈的崇高意義,這也算得上是各個宗教殊途同歸的目標。
手洗舍舊址(照片翻拍新城天主堂)
現今置放教堂內的手洗石
13名被殺的日軍官兵就葬在這裡,通常在台殉職的日本軍人或警察,一般都會運送回日本,但據說這13位軍官兵因為被太魯閣族出草砍頭,變成屍骨不全,因此就地安葬。豎立的紀念碑還可看見擺在花園的一角,但已經不在原本埋葬的位置上了,碑石正面刻著「殉難將士瘞骨碑」的字樣十分清晰,背後官兵的名字卻已模糊,他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大概也料想不到自己身後竟然是在他鄉,暫且拋開他們侵略者的角色,從人性角度來看,還是非常傷感的一件事。
殉難將士瘞骨碑
1 迴響:
看來真是歷經倉桑的天主堂哩
有種舊時的落寞感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