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1

舞完宋江陣吃宋江餐



台灣每年有許多各式各樣的活動,從中央到地方,從山中到海邊,文化的、自然的、節慶的、無中生有的,千奇百怪什麼都有。所有的活動好不好玩不重要,都有個相同點,那就是一定有好吃的,這是台灣的文化,誰叫民以食為天!

高雄內門的宋江陣活動,順賢宮也發揮創意,與內門的總鋪師特色結合,做出一道道與宋江陣相關而命名的「宋江羅漢大餐」。總鋪師是內門的珍貴文化資產,號稱台灣食神之鄉的內門,「總舖師」的總數是全國之最,鄉內約有150組總舖師,幾乎是每五戶鄉民即有一戶人家是靠辦桌維生,可說是全台灣總舖師分布最密集的鄉鎮。有此堅強陣容作為後盾,真是有看又有吃,共有八菜一水果一甜點,可是要預約才有,每桌3500元,預約電話:(07)6672706


鎮守四城門


紅燒魚翅羹


清蒸鳳梨魚


黃蜂結巢


齊眉棍對盾牌


札營待發


萬鶴擺陣


鹽焗大草蝦

2009/03/10

香客大樓?飯店?傻傻分不清楚



我有住過香客大樓,爲的是省錢,這是背包客的選擇,而香客大樓也宿命的和「省錢」兩字畫上等號,想要擺脫也擺脫不了。

既然省錢,就不用講究什麼豪華奢侈,乾淨舒適變成最重要的條件。但來到內門的順賢宮香客大樓,完全顛覆以往印象,說來巧合,前幾天還在電視新聞上有看到報導,沒想到就有機會入住。內部陳設雖稱不上五星級,但已經是很不錯的了。你問我到底要不要費用,我只能跟你說,它不是旅館飯店,是香客大樓,有「建議香油錢參考價」,至於這算不算房價,就見仁見智囉!


香客大樓外觀


入口大門的彩色玻璃增添藝術氣質


氣派的大廳


大廳的餐廳也很雅緻


浴室是乾溼分離,達標!


販賣部自製的香皂很有設計感


連宋江陣公仔娃娃也有,相當具有特色

2009/03/09

內門有個宋江陣



不是第一次看宋江陣了。當地人說:擺陣從來不會剛好108個人,因為這樣的巧合往往會發生事情。他使了個眼色給我,彷彿是個不能說的秘密,但我也了解他想傳達的意義,因為,有些事真的不是科學能解釋,寧可信其有,不可太鐵齒。

爲何是108呢?原來宋江陣出自於水滸傳當中的梁山泊108條好漢,源自於中國,在台灣以台南南部與高雄北部一帶為主。這些地方早期位於縣治邊陲地帶,官府統治力量常常鞭長莫及,為了抵抗盜匪,於是居民自組陣頭,作為保衛家園的力量,演變到後來,宋江陣成為農閒時練拳健身,迎神賽會時還可以出陣護神、驅邪保平安,團結鄉里的用途。尤其又以高雄縣內門鄉最盛,共有18個陣頭,是全台之最,甚至當地還有「古有梁山泊,今有羅漢門」的說法,羅漢門就是內門的古名。

宋江陣的陣形,據說就是出自水滸傳宋江攻城所用的武陣。每個人所持的兵器就是象徵其中一位英雄好漢。舉頭旗的呼保義宋江、操雙斧的黑旋風李逵、舞大刀的大刀關勝、持齊眉棍的花和尚魯智深、用雙刀的一丈青扈三娘、拿雙劍的母夜叉孫二娘,每個都有特色,也都是在以往的年代,民眾教忠孝義的表率。我覺得宋江陣不只練身護家園,更有教化的意義在裡面。

注意看,每個人拿的兵器都不一樣

2009年的宋江陣又將開始,從3月21日到4月5日,有許多精采的活動,讓你更認識宋江陣的精神。 2009高雄內門宋江陣

打臉(畫臉譜)後,人就變成神,威嚴自上身

黑旋風李逵在此,哪裡跑!

白天工作,晚上練陣,也算是鄉里間的聯誼活動

宋江陣是鄉內大事,有錢出錢,沒錢出舒跑、阿比都行,慰勞團練的人

2009/03/08

美濃紙傘風情



美濃是個有客家風味的小鎮,特色產品多不勝數,油紙傘便是其中一項。日據年代大正年間到民國五十年左右是美濃紙傘興盛時期,共有十二家紙傘廠,每年生產約二萬把以上,後來逐漸沒落。而現在在美濃,有許多的油紙傘傘骨也許直接從大陸進口,每家在圖案上的精緻與意境也大不相同,恪守古法再加上創意的只剩下廣進勝這一家了。堅持的品質不僅讓油紙傘成為收藏品,甚至連雲門舞集著名舞劇「白蛇傳」裡白娘娘所拿的油紙傘,就是委託他們所製。


陽光灑在紙傘上,已不再是用具而是藝術品了

爲何美濃的各家油紙傘名號前面都有個「廣」字呢?原來因為美濃人多為廣東來的客家人,所以爲了不忘本,後後世子孫不忘記家族的根,所以就有了這樣的特色。一支手工紙傘需要兩個工作天才能完成,從做傘骨、黏紙、上桐油,都是紮紮實實的工夫,讓人體會到傳統工藝的可貴與價值。


曬傘骨與油紙傘


至今依舊是手工一片片黏貼上去,一點都不馬虎

雖然以往油紙傘是有避雨的實際用途,但不是每家人都撐得起,反而在文化意義上更顯突出。在閩南人的傳統裡,很少人會送傘,因為傘跟「散」同音,不是很好的感覺;但在客家習俗裡,嫁女兒時做父母的通常會把油紙傘當作嫁妝,因為油紙傘跟「有子傘」同音,再加上兩人共撐一把圓圓的雨傘,更有團圓的意味,而「傘」這個字說文解字一番,更是在一個屋簷下人丁興旺的涵義。所以同樣一種物品,不同的文化解釋就有正反兩面的說法,不過我怎麼記得有首台語歌叫做「一支小雨傘」,裡頭的歌詞不也提到「兩人作伙撐著一支小雨傘。」原來閩南文化中也有傘的正面價值,真實的將初戀情懷的羞澀描寫出來。


傘骨是用孟宗竹經過泡水再處理才能耐久

2009/03/04

木馬書評:目送



大部分的人與龍應台文字的第一類接觸,應該是從野火集開始的。文字如刀,那是一種不僅犀利、直率,更似乎有種讀來讓人屏息,卻又想一股作氣的看完,然後再回過頭去,反省並懷疑字裡行間所說的究竟是不是自己的深刻力量,這是我們所熟悉的龍應台風格。但時間會變,當作家歷經人世間的種種試鍊,筆觸彷彿由堅硬的鋼筆,轉化成了柔軟的毛筆,但同樣深刻。

【目送】這本書呈現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龍應台。裡頭的74篇散文,分成了三個部分。裡面寫到了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文字道盡了人生的無奈與不捨。雖然文字不再像以往那般剛強,但卻更直指人心的深處,以及那總有一天會碰到,許多人卻刻意逃避,始終不敢碰觸的那一面現實。每個讀者都無法從中獲得標準解答,因為每個人所要面對的人生都不一樣,答案最後還是必須靠自己去尋找,但作者已然透過文字提醒大家去正視這樣的未來,甚至去做思考的因應。

這塊在書中佔地廣大的文章與描述,很容易讓人不由自主聯想起朱自清的「背影」,同樣的主題,不同的年代,都是敘說著望著親人離去的身影,目送者內心的感受。這就是人心,在不同的時代,最後所在乎的也不過就是如此。而在成長的歷程中,我們不斷地目送著朋友、家人離去,也被目送著。面對每一個道別時刻,最感到難捨與歎息的往往都是目送的人,而非離去的人,我們都必須學習,至少在道別時要微笑揮手說再見,也要更珍惜這段在人生旅程中的沿途風景,畢竟緣份得來不易,也因為珍視所擁有的,才能減少遺憾。

除了談人生中的離別,也有許多篇幅提到人生命題的省悟,不同年紀的人來看這本書,想必會有不同的感想,同樣的,能寫出這樣的文字,自然也是隨著人生經驗的累積之後,才焠鍊出這樣的想法。

例如在《兩本存摺》文中提到,人有兩本存摺,你在那一本存摺所賺取的每一分金錢累積,都是用另一本存摺裡的每一寸時間所換來的。作者對於金錢上愈來愈慷慨,卻在時間上愈來愈吝嗇;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卻只能給溫暖心愛的人。我們都曾經經歷過那段時間,那段巴不得贏得全世界的勃勃野心,說是雄心壯志也好,說是人心吞象也罷,到了某個時間點,才發現錯過了生命中許多更重要的事情,等到發現時,時間已然悄悄溜走,再也不回頭了。而人生無法重來,作者用她的筆點破了一般人的迷,網住了大家身陷其中的可能。

猶如《幸福》篇中所提,作者為幸福下了許多註解,但最平凡的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的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簡單即幸福的道理大多數人都知道,但卻往往透過別人提醒才發現自己已經身在福中。

除了年紀的不同階段外,在不同地區得到的迴響也是不一樣。所有文章裏,流傳最廣的是《目送》,尤其在台灣,書也因此而得名。那是人生的一個階段,捨不得放手、不得不放手的一種悵惘;但是在中國大陸流傳最廣的卻是《(不)相信》這一篇,中國大陸的讀者從相信到不相信、到不相信之後又覺得人不能長久地在不相信的狀況之下往前走、繼續活,因此在懷疑、失落之中,試圖去尋找可以相信的東西。這個相信、不相信以及尋找相信可能就是中國大陸過去六十年的發展過程。對照現今造假新聞不斷的中國社會,也提供了些許的解釋角度,相信與不相信之間,令人沉吟。

【本文已刊載於中國信託雙月刊】

2009/02/28

陽明山紅白大對抗



人說捨近求遠,這句話一點兒都沒錯。我常全台灣各地跑,但近在咫尺的陽明山可是好久沒上去晃晃了,剛好最近是花季,於是就找個非假日的午後去賞花。

上山的路沒有交通管制,車潮還是不少,讓人頗懷疑這天到底是不是非假日。來到竹子湖,官方的海芋季雖然還沒正式起跑,但花可不歸政府管,已經紛紛開花了,也吸引許多人下田採花,所以當天櫻花反倒成了配角,因為光海芋田吸睛指數就已經破表啦!

在竹子湖,紅色的櫻花、白色的海芋加上綠色的山巒,顏色很搭,心情很好,難得的午後時光。

2009竹子湖海芋季


紅隊的主角櫻花桑


白隊的主角海芋桑


白隊好像比較厲害,因為有櫻花變節投降啦!


白色是海芋的花苞,黃色的柱狀物才是真正的花,這是特別的「佛燄花」,聽起來有練過!


喜歡可以買束花,回家延續好心情!

2009/02/16

木馬書評:最後的演講



「最後的演講」是演講也是書,說的更精準一點。這本書其實是由一場演講而來。按照作者的用意,寫成書並非為了大眾,最大目的其實是讓他的三個子女知道他的人生經歷,藉此指引他們過好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一生中聽過的演講不知繁幾,會有聽演講的動機不外乎希望在短短的一至兩小時中,淬鍊濃縮別人的知識經驗,讓自己能夠增加一甲子的功力;或是參與讓人瞠目結舌,自己做不到,但別人卻替你完成的生命過程。所以聽完演講後,常常會有兩種反應:一是「有為者亦若是」,二是「認清自己做不到後的自我放棄」,當然還有很多人是無法參與演講的。

但如果有一天,你在台下聽到的也許是演講者人生的「最後的演講」,聽講者又會有著怎樣複雜的心情感受?或者應該說演講者該怎樣定義與規劃這場舞台上的告別之作?

不管演講者再有多少的豐功偉業,可能無法再激起聽講者「有為者亦若是」的想法;當然每位聽講者也一定不希望自己達到台上演講者的成就後,卻得面臨這樣的殘酷結局。於是,在最後的演講中,演講者該說些什麼呢?
就從夢想說起吧!

書中主題就是【全力實現兒時夢想】。夢想是每個人終其一生在追求的,蘭迪教授也不例外。主人翁蘭迪•鮑許教授看來風度翩翩,是一位充滿熱情、風趣且教學認真的大學教授,在進行這場演講時,看起來完全不像是重症患者,甚至按照他的說法:「我比大多數的人都還要健康。」但事實上看似令人羨慕的人生,卻在46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胰臟癌,醫生判定可能只有三到六個月的生命。蘭迪教授說:「我們改變不了事實,只能決定自己要怎麼因應。我們改變不了上天發給我們的牌,只能決定怎麼打這手牌。」看似消極,卻隱含著堅強的鬥志。

蘭迪教授的兒時夢想很簡單,甚至有些聽來覺得十分有趣,怎麼會有這樣的念頭?例如進入迪士尼的夢想工程公司設計雲霄飛車、想要撰寫百科全書中的一條類目,想要去「體驗無重力狀態」等等的夢想。但難得之處在於夢想雖然看來不大,但卻一一實踐,也因為始終不放棄追逐兒時的夢想,更進一步確立自己長大後的新夢想,仔細想想,夢想好像也是一脈相傳,環環相扣的。

夢想是不可預知的,所以常常存在著冒險的成分,而人生經驗與學習卻也由此而來。蘭迪教授不僅感謝他的父母允許他恣意夢想,更盼望他的三個年幼的子女將來的夢想也有機會實現。如同他演講的結論之一:「這場演講的對象不是各位,而是我的子女。」在若干年後,蘭迪教授希望子女知道老爸的人生經歷,藉此指引他們過好自己的人生,就像是瓶中信,在未來能沖刷到他子女的人生沙灘上,並獲得解讀與了解用心。

演講的另一個結論是:「演講重點不在於如何實現夢想,而是如何過你的人生。你只要以正確的方式過活,上天自然會眷顧你,夢想自然會實現。」這讓我想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一句話:「當你決定要做一件事,全世界的人都會來幫你。」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困難與阻礙往往在「決定」這兩個字。

透過文字細細咀嚼,許多我們早已知道卻又無法做到的發人深省話語在書中不斷出現,雖是文字,但卻會出現蘭迪教授誠懇叮嚀的臉孔。「記得,別忘了準備對別人有利的方案,這樣別人才會更願意和你打交道。」、「不要太在乎別人想法。」、「對公共福祉貢獻心力。」這些人生中的重要議題,值得我們花上一輩子去學習,但卻具體而微的被濃縮在一場演講與一本書裡。最令人動容的絕對不是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已,而是透過所傳遞的訊息,幫助別人完成夢想的影響力。除了讓現場的400個聽眾身受感動與啟發,更透過網路和書的出版,一次又一次的撼動人心。

【本文刊載於中國信託雙月刊】

2009/02/15

別人來開會,我們來吃飯:開羅會議的舉行地



埃及和台灣,一個在非洲,一個在亞洲;一個是伊斯蘭世界,一個是以佛、道信仰為主的世界,乍看之下八竿子打不著什麼關係。不過埃及卻與台灣的命運有著很大的關聯。

在大學聯考後,我們很多的歷史知識都還給了老師,但如果各位回想一下,應該還記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也就是1943年11月22到26日,當時中國的蔣介石(還有宋美齡)、美國的羅斯福、英國的邱吉爾三國領袖在開羅舉行會議。討論重點在於加強同盟國之間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協調行動,討論制定聯合對日作戰計畫和解決遠東問題。會後簽署了開羅宣言,宣言中對台灣最大的影響在於:剝奪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地區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這包括了中國東北、臺灣以及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


開羅會議的照片掛牆上,這是飯店的無形資產,歷久彌新

66年後,我來到開羅,來到了當時召開會議的飯店:Mena House。這座就在吉薩金字塔旁的飯店,原本是埃及國王伊斯梅爾自住與招待賓客的狩獵行宮,在1868年蘇伊士運河開通的時候,更是在這裡大宴賓客慶祝。以往這區尚未發展,舊照片裡只見這棟建築伴隨金字塔。我們在這裡吃晚餐,並且觀看肚皮舞及迴旋舞的表演。但吸引我的不是晚餐與表演,我利用用餐的空檔,在飯店裡找尋歷史的蛛絲馬跡,時間急迫,只能看個大概,但卻也有了歷史的親身感,畢竟這裡和我書本裡得到的知識作了結合,那種奇妙的感覺讓人回想起來依舊興奮不已。


通往住房區的門,可惜沒住到


波光流影,任時間轉逝


美麗的燈影也吸引人


服務生破例讓我進到房間裡拍照


餐廳的表演


古意的咖啡廳


伊斯蘭的穹頂

2009/02/14

終於有背包客專刊啦!



我有很多的身分,但自己最喜歡的其實是「背包客」,這不只是一種身分,而是一種精神與生活態度。這樣的態度並非在旅行時才展現,而是可以拓展到生活當中延續不絕的。

背包客是什麼?我的定義是:取所當取的,用所當用的,用獨立自主,勇於面對挫折的精神面對生命中的(當然包括旅行)挑戰。

所以當創刊15週年的「台灣山岳」出版背包客專刊,當然要給它推一下,希望大家不管在生活或工作上,都能發揮背包客精神,keep walking啦!

【廣告詞】
2009年「台灣山岳」開春獻禮:再不景氣也要有健康綠能新生活!
現在買 Be backpacker背包客,新春馬上Be happy
即日起在全台7-11及連鎖書店熱賣;每本只要99元,立刻享好康!

全國第一本精打細算全方位玩樂裝備聖經
隨書附送價值$1100元兌換好禮&$3600元商品抵用券
要買要快喔~不看可惜、不買更可惜!
好的裝備用起來如虎添翼,要當背包客就要有兩把刷子!
還要你發揮旅行超能力──
◎出門旅遊,裝備要帶得好 ◎熟門熟路貨比三家不吃虧
◎精準花錢,買得恰恰好 ◎做好保養維護收納管理
還有為背包客精挑細選的絕美20景及小百岳;讓您體驗原味的寶島台灣!

2009/02/13

開羅之晨



開羅前陣子剛得到了一項「殊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報告指出,埃及首都開羅是全世界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擁擠的人口、便宜的汽油、老舊的車輛,加上位處沙漠旁,種種的條件都成了火上加油的元兇,事實上,不僅開羅如此,這是全世界發展中國家大城市的通病。

從我住的四季飯店居高臨下望去,清晨的開羅市區總是有股朦朧美,不過還是能飽覽尼羅河沿岸的景色。開羅所有高檔的飯店都是沿著尼羅河岸興建,四季飯店在開羅有兩家,我們住的這家新的四季是在2004年12月開幕,此後就一直高居權威旅遊雜誌《TRAVEL+LEISURE》旅館評鑑的中東與非洲區前列。不過這樣高檔的飯店,竟然在Lobby連個等待休息的地方都沒有,這可壞了我對它的第一印象,也許不愁沒有客人上門吧!所以才會連這個小細節都沒注意到。


尼羅河畔的四季


從陽台望出去


這一棟是Grand Hyatt


四季的房間


四季的早餐

說實在話,我很少使用這種五星級飯店,雖然有著大大的浴缸,但我還是很有環保意識的帶著自己的盥洗用具,使用著淋浴設備,盡量減少浪費。當然地球不會因我而得救,但無奈這就是一種習慣,真是有福也不會享受啊!就連飯店內送的沐浴用品拿到家後才知道是「歐舒丹」,真是一點sense也沒有!不過倒是有機會好好欣賞一下開羅這個非洲最大城市的街景,倒是不錯的收穫!


寧靜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