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3

羅馬初印象
分類:義大利



清晨5點55分,班機降落在羅馬達文西國際機場,迎接我們的,是淒風苦雨的天氣,也是我對羅馬的初印象。

八點在機場租車點取車之後,按照計畫直接殺往扥斯卡尼,因為許多人與書一再提醒,羅馬不適合開車,所以我們租車離開羅馬,這個城市要等到最後三天還車後再回來逛。

出了機場剛好是上班尖峰時間,整條路塞得不能動彈,義大利人開車不輸台灣人,屬於見縫就鑽型,雨天的視線不良加上初來乍到的不熟悉,找路著實花了一番功夫。雨天的羅馬扣除掉散落的古蹟,那濕冷的感覺與街景竟讓我和居住的台北有所連結。我們在車流中耗費了兩小時總算順利上到往佛羅倫斯的高速公路,包括不斷鬼打牆走錯路掉頭、用蹩腳的義大利文問路、遇到指標不清用擲筊決定路途,以及油箱指針從滿格掉到只剩一半的種種消耗(義大利的汽油很貴的,1公升要50元),說實在話,羅馬給我的印象並不好,也許是因為羅馬的巨大和歷史悠久,使得外人一旦進到羅馬就被捲入迷團中。

路長在嘴巴上

等到最後,當租車行程結束,要回機場還車的那天,接連幾天的好天氣又在羅馬變成陰雨天,我們16天行程,4天碰到下雨天,光羅馬就佔了二分之一強。天可憐見,羅馬在末了還是賞給了我們一個好天氣,讓我們可以補拍些照片,不過當我們到了機場,雨,又開始下了。

2007/03/21

不作壓垮吳哥窟最後一根稻草之旅
分類:出團情報



之前報紙報導,「吳哥窟快被玩垮了!」這樣的標題讓人看得心頭一驚,很多人問我是真的嗎?這件事不能單從真與假來回答,背後的爬梳錯綜複雜。其實,這是全世界遺跡都面臨的相同問題,只是吳哥窟離我們較近,這幾年來國人造訪的也多,因此講起來大家比較心有戚戚焉。

但這一直是個難題,對於像柬埔寨這樣好不容易脫離內戰陰影,全力發展經濟的國家而言,當人民看到老祖宗的財產,似乎能吸引觀光客到來而能對未來存抱著希望,試問誰能不動心?而在這樣的熱潮中,誰又有權利去決定觀光收益與遺跡保存孰輕孰重,其實真的很難。

吳哥窟是不是真的快被玩垮了?我想邀請還沒去過的朋友一同去看看,一篇報導不能證明什麼,在你親自觀察下,吳哥窟也許依舊燦爛,也許頹傾老態;有人感動莫名,有人覺得不過是破石塊堆成的墳墓。但我們畢竟只能看到真實的某些部分,再用累積出來的某些部分建構屬於自己相信的真實。也許你不願意想那麼多,那也行,我保證吳哥窟不會讓你失望的!

我帶的吳哥窟團將於6月15日出發,6月19日回來,這段時間剛好碰到端午節假期,所以只要請一天假就行。旅行是要提早計畫的,想去的朋友可直接聯絡時報旅遊黃柏元先生預約報名,電話02-66083129。【行程看這裡

2007/03/19

選擇省錢交通工具
分類:旅行生活



每次出國旅行回來,看著記載密密麻麻數字的帳本,計算所有花費,交通費總是毫無意外拔得所有開銷的頭籌。這裡所指的交通費並不包括機票,而是指在當地旅遊移動時需要的交通支出。所以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想要對旅行費用精打細算的人,能否精準掌控交通費用,往往就是省錢與否的關鍵。

十數次旅行累積下來,大概也整理出一些經驗法則,提供給大家參考。其實要省交通費用,要先了解你造訪的地區和交通工具的比價選擇。依常理來看,先進國家交通費用通常較高,而航空、鐵路、巴士則是依次較便宜,兩者交叉比對,再加上你自己行程的實際需求(包括天數、預算等等),便能找出經濟的交通方式。

廉價航空是旅行者的福音

航空給人的印象多半是昂貴的,但目前全世界有許多的廉價航空公司,有別於一般國航,這些廉價航空的航線多半在地區性發揮最大效能,像是歐洲及東南亞。例如想從泰國去鄰近的柬埔寨或越南玩,都有便宜機票可撿。標榜「讓窮人也坐得起飛機」的口號,十分吸引人,善加利用也能替自己省下不少盤纏。旅行者在使用廉價航空時,最好是做有計畫的旅行,提早訂位,而且通常愈早訂位愈便宜,臨時訂位可得碰點運氣,因為好康大家都想要。不過廉價航空一些特別的規定,例如不提供餐飲,不提供行李轉運服務等,也必須在搭機前搞清楚。

歐洲之星不要坐,粉貴的

鐵路也是旅行者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除了按照等級收費外,像在交通費用昂貴的日本,若使用外國人才能買的JR周遊券或地區周遊券,便相當划算,坐兩趟新幹線就回本了,歐洲各國的國鐵券也有同樣的好處,出發前都可以先打聽比較一番。而有些國家幅員遼闊,點到點之間的距離動輒數百甚至上千公里,這時臥舖車便炙手可熱,不僅省了時間,睡一覺起來便到目的地,更能省下一晚的住宿費。

長途巴士的優點是一定是一人一位,但路線固定,萬一碰上塞車,可能會誤了行程;而城市裡的公車或地鐵,往往針對旅行者有一日券的販售,都是可以省錢的選擇。

租小車橫行停車也不怕

上面所敘述的都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但根據我的經驗,在歐洲租車自駕比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來得划算,如果你會開手排車,價格更是優惠。舉例來說,歐洲兩大轉運機場:奧地利維也納機場租輛福斯POLO,一周214歐元;德國法蘭克福機場租輛最便宜的OPEL Corsa,一星期更只要178.5歐元。如果一輛車四人共乘,就算加上昂貴的油錢,一起分攤費用,絕對比任何交通工具都划算,而且多了自主的優勢,只要在當地買張好地圖,想去哪裡都可以,能發掘一些觀光景點外的私房行程。在歐洲租車不要租大車,因為小車不僅省油錢,更容易在歐洲小巷弄間找到停車位。出發前只要拿台灣的駕照到監理處申換國際駕照,事先上網預訂用車,下飛機直接就可機場取車開始旅程,一點也不囉唆,更不用拎著行李走過大街穿過小巷搭車。

很多人會有個迷思,認為第三世界國家交通很不方便。事實上,這些地方的大眾交通工具班次相當頻繁,而且配合當地物價,票價也常常便宜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只是設備不像台灣這麼講究,有什麼總統座椅,液晶螢幕,純粹只是提供交通的運輸。在這些地方自己開車並非明智之舉,道路狀況很多,,所以搭乘當地交通工具,就是省錢的王道。

泰國特別的嘟嘟車

至於滿街跑的計程車通常是我敬謝不敏的,除非有些地方,像是南亞與東南亞特殊的三輪計程車(嘟嘟車),因為已經成為當地觀光文化的一部份,自然得安排搭乘一兩次純體驗用,否則我還是喜歡和當地人擠公車的庶民風格,更能看緊自己的旅行荷包。

【本文已刊登於中國時報】

歐洲地區廉價航空: 維京 雷恩 易飛 天空
東南亞廉價航空:捷星 老虎 亞洲
國際租車網站:Budget Sixt Avis

2007/03/15

羅馬64號公車
分類:義大利



看到電影【羅馬假期】中,葛雷哥萊畢克騎著偉士牌機車瀟灑載著奧黛麗赫本悠遊羅馬各個景點之間,那股帥勁實在令人欽羨。但在車水馬龍,開車狠勁不輸台北的羅馬街頭,人生地不熟的旅人不管選擇開車或騎車,似乎都不是最好的方式。雖說景點還算集中,但平常少走路的人靠雙腿走上一天,晚上也肯定要在腳底墊上好幾個枕頭恢復一番。

於是大眾交通工具便成為旅人的好幫手。但羅馬捷運不算發達,目前只有兩條線,使用起來也不方便,據說跟在地底動工時,三不五時就會挖到古蹟,動輒停工或更改路線,施工曠日費時之故有關;而且羅馬的地鐵就像古蹟般陰暗破舊,容易讓人有幽閉恐懼症。

我要推薦的是路線繁多的公車,尤其是64號公車。這班公車起點在交通方便、各級旅館眾多的特米尼(Termini)火車站,終點在梵蒂崗聖彼得廣場,雙向來回發車,行經的路線都是羅馬最精華的觀光點,雖然64號曾經因為扒手多而惡名昭彰,但只要小心謹慎,它的方便性還是讓人讚賞不已,少走許多冤枉路。

頹傾的羅馬廣場是古羅馬帝國運作中心

羅馬競技場是現代運動場的原型。

第一站:羅馬廣場Foro Romano與競技場Colosseo
(下車站名:Plazza Venezia)
在威尼斯廣場下車,往南走便可以來到曾經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古羅馬帝國心臟地帶。遼闊的羅馬廣場,散布著共和時期的最高政治機關元老院,帝國時期為皇帝打勝仗紀念興建的三座凱旋門、祭祀用的各類神殿,一棟棟跨越千年遺留至今的建築,依稀可見羅馬盛世的光輝。尤其是走到盡頭,雄偉矗立眼前的圓形競技場,更是讓人遙想古羅馬人尚武的狂熱氣氛,似乎還能聽到讓市民為之沸騰浴血搏鬥的吶喊聲。

夜晚的許願池人聲鼎沸,愈夜愈美麗。

第二站:許願池Fontana di Trevi
(下車站名:Plazza Venezia)
在同一站下車,往北走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景。穿過幾條小巷的街廓,一個小型廣場豁然在眼前出現,這裡是著名的特拉維噴泉,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許願池。以海神為主體的大面浮雕牆和源源不絕的泉水,構成來羅馬必訪之地的意象。來到這裡,不可免俗的要丟銅板許下願望,而據說這樣的儀式也是保證日後會再回到羅馬。若是晚上來,點上燈火的許願池更是由人不捨離去的浪漫之地。

萬神殿的壯闊,只有親眼看過才知道。

第三站:萬神殿Pantheon
(下車站名:Argentina)
在羅馬看了許多形形色色,裝飾繁複的神廟與教堂,但最讓我張大嘴巴讚嘆不已的建築,反而是結構簡單,反璞歸真的萬神殿。外觀毫不起眼的萬神殿,走進內部才知可觀,完全沒用柱子的大殿,都是靠著精準的計算,用圓頂的支撐,造就寬闊的空間。而圓頂中央的天眼大洞,不僅光線會隨著一天時間更迭變換位置,下雨或下雪時,雨水緩緩飄落更是美景,更展現了改信基督教之前的羅馬人泛神信仰的極致,站在大殿真有天人合一的感覺。

在全世界最大的聖彼得教堂內,人也顯得渺小。

第四站:梵蒂崗
(下車站名:Plazza S.Pietro)
64號公車的終點便是梵蒂崗。這個世界上最奇特的城中之國,不僅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聖地,就算不信仰天主的人,也會想體驗一日之間橫跨兩國的奇妙經驗。當然來到這裡,不只是尋求這樣的經驗而已,境內的博物館與聖彼得大教堂,俯拾之間皆是如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精品,不但感受宗教的神聖氣氛,也見識到藝術帶給心靈上的洗滌震撼。

如何搭公車:羅馬公車站牌上都將行經方向及各站詳實紀錄其上,相當清楚。上車將票插入驗票機,即會在票上註明啟用時間,75分鐘內1歐元,可無限次數轉乘;可買一日券4歐元,無限次搭乘,特米尼車站內巴士服務處及書報攤皆有販售公車票。車上無查票人員,根據我的觀察,很多人似乎有逃票嫌疑,但萬一被查到會被罰款,得不償失,還是別因小失大。

【已刊登於中國時報】

2007/03/13

【作者導讀】旅行‧定格
分類:旅行生活



符號學大師羅蘭巴特曾說:「文本誕生,作者已死!」這句我很愛引述的話,說明了作者與作品之間的關係。歷經千辛萬苦誕生的作品,究竟會引起讀者怎樣的解讀,這是作者無法決定的。但我想力挽狂瀾,硬是要告訴大家這本新書的想法與過程。如果你已買書,想印證你的解讀觀點和作者之間是否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或者你還沒買書,想聽完之後才決定是否該花錢買書回家;再或者你想看旅行定格外的漏網之魚,都歡迎你來!

時間:3月24日(六)14:00 ~ 15:30
地點:V1492旅行閱讀俱樂部
地址:台北市青田街12號1樓 
電話:(02)2396-9092 

在旅行裡體驗生活,於定格中記錄人生;
在旅行裡尋找靈感,於定格中捕捉瞬間;
在旅行裡找尋感動,於定格中串起記憶。
用一輩子的旅行,換取剎那間的定格。
定格裡的故事,讓旅行者來說給你聽。
本書記錄了六個地區與國家的旅行故事,
用照片也用文字帶領讀者進入旅行發現的喜悅中。【旅行‧定格封底文字】

2007/03/12

新鐵牛運功散
分類:旅行生活



因為一月中騎車跌倒受傷,不慎傷到了骨頭,到現在雖有進展,但還沒完全康復,因此去看中醫的傷骨科,調理筋骨一番。

「調理」的過程自然齜牙裂嘴,求爹告娘的哀嚎聲四起,所以暫且不提。不過為什麼我的旅遊部落格要放看病的經驗呢?原來我審視藥單,發現兩味特別的藥材:乳香和沒藥。

我的藥單

我在阿曼的的旅行中刻意去探訪乳香,乳香主要產地是索馬利亞、葉門、阿曼,古代的集散中心是以席巴王國為中心的葉門。關於這段,我之前的文章中有介紹過。根據聖經《馬太福音》第二章第11節記載,耶穌誕生時,來自東方的三位智者帶了黃金、乳香和沒藥當作禮物;羅馬皇帝尼祿在皇后博佩雅的喪禮上燒掉了足夠供應羅馬城一年份的乳香;乳香也是猶太教與古埃及聖殿中所燃燒的香料之一,在西方的記載可是由來已久。

中國人將乳香作爲藥材、調料和薰香,乳香經由海上絲路大量運至中國,從唐朝開始,阿曼商人便自廣州輸入乳香,同時還輸出龍涎香、沒藥、玫瑰水、珍珠、椰棗等貨品,再自中國將絲綢、瓷器、工藝品運回阿拉伯世界。南宋政府更明令擴大乳香進口,甚至還規定乳香等香料由政府專賣,民間不得私自交易。據歷史記載,西元1077年廣州一地所收乳香便達174噸。

我查了乳香的藥性,可活血止痛,舒筋消腫,用於瘀血腫痛及筋骨痛,亦用於血瘀所致的胸腹痛,常配沒藥服用,看來真的是對症下藥。

好了!走筆至此,吃藥去!

延伸閱讀:探訪乳香之鄉

乳香別名沙漠的眼淚

先知約伯墓內瀰漫燒乳香的煙霧

2007/03/09

泰北海陸空健行
分類:泰國



位於泰國北部的清邁,是泰國第二大城,但和空氣污染嚴重且嘈雜的首都曼谷比較起來,這裡的步調顯得寧靜緩慢許多,也是想要前往泰北山區及叢林健行的主要門戶城市。泰北和南邊海岸風光大異其趣,它向來以蓊鬱的叢林、神秘的民族與多樣的文化著名,雖然在觀光的開發下,有些山區聚落已經變得商業化,但大部分的聚落,依舊保持了和善與神秘,不斷吸引著世界各地健行者前來,不僅僅是為了體驗異文化的風情,更是為了徜徉在這片好山好水間。

作為一個自助旅行者,來到清邁,如果不參加此地的健行旅程,似乎是不被承認曾經造訪過清邁的,至少從我接觸到的每一個外國自助旅行者,都有著參加健行的經驗,並大力向我推薦。想要參加這些行程並不困難,市區的各級旅館及旅行社都有規劃這樣的行程,從不同的地區到不同的天數,只要你想得到,幾乎都可以找到滿意的行程,而且費用非常低廉,以我此次參加最普遍的二天一夜桑烏安(Samueng)地區健行行程而言,所有費用(包含食宿、嚮導、交通、小費)只要1400泰銖,約合台幣1200元,實在便宜且值回票價。

第一天早上九點半,旅行社準時在約定時間派車來到旅館接人。我們這一團共有九個人,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澳洲、紐西蘭以及台灣,彷彿就像個小型的聯合國。聽嚮導Toy說,他當嚮導已經兩年多了,還是第一次碰到我這個台灣人,不知是台灣人四體不勤,出國只想住好吃好,還是缺少資訊,總是跟旅行團玩些固定行程,不管怎樣,心中不免覺得有點可惜。

待人全部接齊後,車子先在當地市場停留約20分鐘,嚮導熟練的挑選採買了食材,而我們也利用這段時間熟悉彼此,也許是大家目標一致,加上旅行的輕鬆心情,沒多久便能打成一片。

車子在迂迴的山路開了約三個小時,雖然晴空萬里,但隨著高度的上升,迎面吹來的風依舊有些許涼意。在用過午餐後,發給每人一個睡袋,便準備要上路了。我們這段行程全部約14公里,嚮導告訴我們,第一天只需步行四公里,算是暖身,真正的重頭戲在明天。

車就坐到這裡準備開始走路了

泰北的山脈大多從鄰近的緬甸及寮國一脈相傳,由南而北延伸下來,平均高度約在2000公尺左右,事實上,位於這一區的泰國最高峰因沙農山(Mt. Doi Inthanon)也才不過海拔2596公尺。雖然這些山區早已有人開發利用,但直到50年前開始採用燒山游耕農作方法之前,大部分的地區都可見蒼翠森林覆蓋。直到現在,非法伐木與人類活動破壞仍是此地生態面臨的最大課題之一。

一行人沿著小徑走去。途中經過數個小型的苗族村落,苗族來自中國雲南,我們穿過他們順著坡地開墾的田地,途中橫亙的田埂、簡易搭設的竹橋、田中悠哉自得的水牛、偶而被驚嚇飛起的白鷺鷥,一派與世無爭的田園景色;苗族農夫在搭起的竹屋與自家人閒話家常,一口口抽著菸,並與路過的旅人打招呼,這幅景象令人心情也隨之寬慰起來。

橫越毒龍潭

在傍晚時分,我們抵達了今晚的住宿點,這個被嚮導美化形容為「Hotel California」的地方,其實只是卡倫族(Karen)的一個小村落。卡倫族是泰國境內最大的一支山區民族,自十八世紀開始,從緬甸遷入泰北山區,根據統計目前約有廿六萬五千人左右。

約莫10多戶的人家,遺世獨立生活在海拔約1400公尺的山中。他們還是依照傳統自給自足的方式生活,自己耕作、養牲畜,沒水沒電,到了晚上一片漆黑,在這裡一點兒也沒有現代文明的便利。我們借宿在村中一戶人家,用木板搭起的高腳屋內,簡單的舖著睡墊及蚊帳,裹上出發時發的睡袋,今晚這裡就是在山上溫暖的住所。

嚮導快手快腳的在廚房裡準備晚餐,我們必須趕在天色全黑之前吃晚餐,否則到時伸手不見五指實在不方便。而等晚餐的這段時間,大伙則瑟縮在小廣場升起的火堆邊,抵禦太陽即將下山,愈晚愈逼人的寒意。火堆旁不僅坐滿人,連小豬仔和小狗都來插上一腳,就在火堆旁舒服的睡了起來。晚餐是咖哩雞肉飯,每人再一盤炒綜合蔬菜及一碗熱湯,也許是肚子餓了,每個人都是碗底朝天,雖不是珍饈玉饌,但在簡單的環境下,已經讓人感到滿足與喜悅了。

Hotel California

內部設施

準備晚餐

卡倫族婦女

吃飽後,大家繼續轉移陣地到火堆邊取暖,其他村民也拿著火把開始往這邊聚集,對他們來說,村中有外國人來是件大事,就像我們千里迢迢的跋山涉水想要拜訪他們一樣,他們同樣對我們懷著好奇心。雖然彼此語言不通,得透過嚮導居中翻譯,但在山上,人與人之間的藩籬似乎很容易被打破,幾首山歌下來,我們和村民已經是笑成一片,彼此取笑對方的怪腔怪調。

第二天早晨,在戶外餐桌配著雞、狗、豬在腳底下亂竄的節奏中用完早餐,便告別這群山中的原住民,朝今天預定的行程前進。

在晨曦照耀下,沿途的山徑閃閃發光,仔細觀察才知碎石上附著一片片白雲母,輕易的便能撕下來。嚮導說,昨天沿路上也看得到,只是光線方向不對,顯現不出晶瑩剔透的光芒。從山稜線轉下叢林後,路徑中開始陸續出現一坨坨的大型排泄物,這是大象們的傑作,這群叢林之王,旁若無人般的隨時隨地大小便,龐大的排水量讓嚮導不禁打趣比喻成瀑布景觀。其實牠們的排泄物也是叢林不可或缺的一角,最後終究會被這片叢林所吸收,成為滋養植物的肥料與昆蟲的食源,看似無用,然而卻蘊含著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則。

晨曦射入森林又是精神的一天

原本生活在山林裡的大象數目不少,但隨著人類的開墾與入侵,野生大象棲地逐漸縮小,蹤跡早已難尋,而如今棲居在這裡的大象都是有人豢養的,供健行者體驗叢林騎象的感覺。泰國人豢養大象早有歷史軌跡可循,從十六世紀時與緬甸人大規模爭戰作為戰騎之用,或是早年泰北極盛一時的柚木伐木業作為搬運之用,都能看到大象重要且從未缺席過的身影。

象夫在溪邊把大象洗刷了一遍,看大象那舒服的表情,便知道這樣的沐浴是頗得到牠們喜歡的。這些與大象朝夕相處的人,也利用溪邊沐浴的機會,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感與親密感。洗好澡的大象,會走到茅草屋邊來,想用那支長長的鼻子和你打招呼。剛開始會懼怕牠的力大無窮,不敢靠近,但慢慢發現,眼前這隻巨無霸其實也很溫柔,輕輕撫摸牠粗糙的鼻子,乖順的就像隻聽話忠實的小狗。

在叢林中騎大象,這可實在是個前所未有的體驗。坐在大象上,自己彷彿一下子變成一個巨人,觀看森林的角度完全呈現不同的全新視野。雖然依舊離高聳的樹冠層有段距離,但那些攀附在樹幹上的許多蕨類與附生、寄生植物,卻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更能看得一清二楚。

大姑娘上象轎頭一遭

中午時分,時序雖是冬天,當空照的太陽卻也毒辣,和昨天夜晚山居蝕骨的冷簡直是天壤之別。在一座瀑布旁的人家休息用午餐,將長時間步行而發熱微漲的雙腳浸泡在冷冽的溪水中,頓覺透澈清涼,毛細孔緊縮的感覺像是有人輕輕按摩你的腳,這是親近大自然的免費享受,比花大錢去做人工SPA還棒。

叢林健行的最後一段行程是竹筏漂流,用一根根粗如胳膊的竹子,紮成一艘艘竹筏,順著溪流而下,相較於步行和騎大象,這又提供了另外一種視覺觀賞的角度。只見河流兩旁樹枝垂溪,水聲淙淙,真有那麼點叢林探險的況味。而站在竹筏上撐篙,看似簡單,但想要站的穩,又能順著水流適時的使上勁,實際做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幾次碰到急流只能服輸的蹲下降低重心,以免筏翻人濕。

看似單純的健行行程,卻能體會陸、海、空三度空間的視野,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刊登於台灣山岳雜誌】

最後的漂流結束行程

2007/03/07

封面改版
分類:旅行生活



部落格取名「紅色旋轉木馬」,但照片始終名不符實,這次去義大利,終於碰到了旋轉木馬,也有機會讓封面改頭換面一番,真正的讓它「正名又正圖」。

這是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所拍攝,拍攝時已是晚上,而且天空飄著細雨,但在廣場上,旋轉木馬的燈依舊亮著,旋轉木馬仍然不停的奔跑,小朋友的笑聲從上面傳來,冷冽中給人幸福的感覺,一如旅行。我希望我的「紅色旋轉木馬」持續奔馳,和大家分享旅行的樂趣,最重要的是勾起你對旅行的渴望,讓旅行帶著我們一起幸福。

2007/03/06

義大利拍到的幾枚美女
分類:義大利



全世界都一樣,每個國家都有高矮胖瘦美醜的人,沒有哪一個國家是專出帥哥與美女的,而且美醜的標準不一,當我驚為天人,驚訝於閉月羞花之貌之時,搞不好被你嗤之以鼻,從鼻孔冷不防蹭出一聲:品味就如此而已?

但我還是野人獻曝的把這次在義大利拍到的幾位美女跟大家分享。其實沒有很多,原因是常常在驚艷之餘,人就已經從我面前走過去,錯失最佳獵取鏡頭的時間;還有就是老婆大人常常”提醒”我:「你拍我都沒有拍的這麼漂亮!」我回答:「只要不是拍站定位的照片,我都挺在行,因為我不會幫別人擺姿勢,只會抓取剎那。」當然老婆不會接受這樣的說法。

根據觀察,義大利也不是滿街美女,但在冬天確實很多足蹬馬靴,高挑時髦的女子,和那些個頭嬌小卻硬踩著不成比例馬靴,到義大利血拼朝聖的日本女生比起來,不可否認的確賞心悅目太多了。我的評論:每個人都有自己不適合的打扮,千萬不要畫虎不成反類犬。

在此得向廣大的女性朋友說聲抱歉,因為本來就是異性相吸,在下自然會對美女多投注眼光,所以就沒有帥哥啦!美女應該也是賞心悅目,大家一起欣賞吧!對一個帶傷上陣的人來說,我已經很盡力了!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她真的在等人 拍攝地:Ferrara


我最喜歡這種氣質型美女 拍攝地:Vatican


認真的女人最美麗 拍攝地:San Gimignano

2007/03/05

出發前的霧鎖機場
分類:義大利



印象中,每年春節前後,中正機場總會出現季節性濃霧,造成航班大亂,我們總能安然避開,一次也沒遇到過,連這次出國也是化險為夷。

今年的霧鎖機場是從2月6日開始上演的。看到新聞報導,許多班機取消或延遲,心頭不免一驚,表面維持鎮定,但心中不面暗自擔心。鎮定是做給父母親看的,不然他們比我還著急。2月8日早上起來,台北出現陽光,能見度也不差,但車越過林口台地,濃霧就席捲而來,當真是能見度不到20公尺。不過到櫃檯劃了位,確認昨晚泰航的班機有飛過來之後,雖然航班資訊高掛「機場關閉」,但心中十分篤定今天一定出得去。

原本班機照原定時刻預計12點抵達曼谷,接到羅馬的飛機凌晨12點起飛,意味我得在曼谷機場混上12個小時。這時反而慶幸有這場霧來攪局,讓我們可以不用在曼谷等待那麼久的時間。不過最後也只延遲兩個小時,機場重新開放後,就順利起飛了。

回想過往的旅程,一直都很慶幸自己頗有玩樂的命,幾乎沒有碰到天災人禍影響行程,這是老天幫忙,愛玩的人總要許多人的協助,才能在過程中一路順暢。



10點25分總算可以準備登機了

2007/03/03

意外的第四國
分類:義大利



這次的義大利行程,原本預計造訪三國:義大利、聖馬利諾、梵蒂岡,沒想到在漫長的飛行途中翻看資料,再加上腳踏實地考察印證,又臨時多了一國,連我也沒聽過的國家:馬爾他騎士團

馬爾他騎士團的全名為耶路撒冷、羅得島及馬爾他聖若望獨立軍事醫院騎士團(拉丁語:Sovrano Militare Ordine Ospedaliero di San Giovanni di Gerusalemme)。說它是個國家,任誰看到都會下巴掉到地上,包括傻眼但也覺新鮮的我。組成國家的領土、人民、主權三要素它都具備,但領土只有在羅馬市區的兩棟房子,居民不到百人,但有約一萬兩千名國民散居世界各地;它是被國際承認的主權實體,有自己的護照、郵票,甚至連車牌都是自己發行(我猜大概也沒幾輛車),行政、立法、司法機構一應俱全,還和世界96個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當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不過它究竟算不算國家,其實還有爭議,至少在聯合國中,它並非擺在會員國的位置,而是和歐盟、阿拉伯國家聯盟、巴勒斯坦等16個單位列為觀察員。馬爾他騎士團前身為耶路撒冷聖約翰醫院騎士團,1099年在耶路撒冷成立,主要目的是照料饑餓和染病的朝聖者。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結束後,醫院騎士團建立起騎士軍,逐步變成軍事團體。1189年聖地失陷後,騎士團總部遷至塞浦勒斯,後又遷到羅得島,1523年因與土耳其人的作戰失敗撤離至歐洲,1530年,奉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命令,醫院騎士團來到馬爾他島,建立馬爾他騎士團國,勢力曾在地中海,甚至將美洲西印度群島的聖克魯瓦納入了疆域版圖。直到1798年,拿破侖一世迫使投降並離開馬爾他島,騎士團失去了領土,但仍以組織方式存在。1834年騎士團在羅馬重建總部,直到現在。

今日的騎士團又回到建立時的初衷,以從事慈善活動,管理醫院,照顧難民和戰爭中的傷殘者為主要任務。國旗及代表旗分別懸掛在門口,紅色長方形內有白色十字的是國旗,延續當時參戰騎士團白色十字紅披風的符號;代表旗圖案是八角十字配紅色底,用於國際分會及駐外機構,還有在世界各地的醫院、救護組織、基金會和特殊聯合單位。

這個特別的「國家」位於羅馬貢多蒂大街VIA CONDOTTI 68號,就在觀光客必去的西班牙廣場前的大街上,有機會到西班牙廣場,除了坐著曬太陽外,也別忘了過去看看。

2007/02/28

天下雜誌319鄉微笑台灣「一隻滑鼠遊全台」
分類:旅行生活



台灣有319個鄉鎮市,擁有319種甚至更多的面貌。你造訪過幾個?我沒仔細算過,但卻都想一一深入探訪,發現屬於自己的桃花園。

而十八這個數字也很喜歡被人拿來作運用,不管是十八王公、瘋女十八年、十八銅人行氣散、十八姑娘一朵花,個個是十八。天下雜誌在「319鄉微笑台灣」網站舉辦「一隻滑鼠遊全台:網路18羅漢闖通關」活動,本人忝為十八羅漢之一,3月31日前,只要造訪十八個部落格,答對十八道與台灣人文、歷史、地理相關的謎題,便有機會得大獎,歡迎親子同遊!!

歡迎上「319鄉微笑台灣」網站踩踏台灣,中大獎!

2007/02/26

拜訪新加坡熱帶雨林
分類:新加坡

新加坡最高峰武吉知馬山

我一直以為位在馬來半島最末端的新加坡是沒有自然風景的,這個經濟發展蓬勃的蕞爾小島,雖然有著「花園城市」的雅號,也努力在櫛比鄰次的現代高樓間積極綠化且頗見成效,但總是擺脫不了過多人工雕鑿的痕跡,看久了不免令人覺得相似性及秩序性過高,缺少了生態多樣性那多采多姿、亂中有序的景觀。

而熱帶雨林號稱「地球之肺」,其對地球生態與環境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而人們對於雨林也有非常多的想像,常與「蠻荒」、「偏遠」、「神秘」等這樣的字眼香連結在一起。令人感到意外的,在新加坡居然還有個地方保留了大片的原始熱帶雨林,而更令新加坡人感到自豪的是,全世界只有這裡和巴西里約熱內盧兩座城市,保留了隱身在城市內的熱帶雨林景觀。

占地164公頃的武吉知馬(Bukit Timah)自然保護區,其實跟世界上大部分自然保留區比較起來並不算大,但卻是新加坡的綠色之肺,保留了許多的物種,據說這裡光是樹木的種類,就足以媲美北美大陸,可見雨林生態之豐富。這裡離市中心僅有12公里遠,早在1883年就已成立保護區,就算後來的經濟起飛,也沒有被放棄,依然保有當時完整的區域。

抵達入口時便可見南洋風格建築的遊客中心,如同大部分的遊客中心一樣,你可以在這裡拿份園區地圖,室內也有資料陳列的展示,讓你在進入前先大致了解這個保護區的狀況,許多剛剛從山上步道運動完的人們也選擇在此休息片刻。

從遊客中心出發,有紅、藍、黃、綠四條不同顏色辨別的步道路線可供選擇。而每條的特色皆不相同:黃色路線最長、紅色路線最陡,而綠色路線的植物種類最可觀,可依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除了距離最短的藍色路線外,其他三條的終點都會通往武吉知馬山,整個自然保護區以武吉知馬山為中心向周圍延伸,這座山是新加坡最高峰,雖說是擁有最高峰的榮耀,高度也不過只有164公尺,算是相當的迷你,如同這個國家的面積規模。雖說不高,但爬上後仍然有登頂的虛榮及成就感,也算一樁紀錄。

在雨林中望天,幾乎被濃蔭遮蔽而不可得,高聳的喬木樹幹上,爬滿了許多寄生或附生的爬藤與蕨類植物,光是仔細觀察一棵樹,就琳瑯滿目熱鬧的不得了。而森林底層潮濕倒木上竄生的蕈類,在茂密樹叢間來去穿梭自如的松鼠,看來巨大具攻擊性卻性情溫和的巨林蟻,和人類最有血緣關係的長尾獼猴,還有更多看來特殊卻不知其名的植物,使人眼花撩亂,也見識到雨林真是隱藏了許多的可能性,就算在這個城市國家,它依舊不會讓喜歡生態之行的人失望。如果你看膩了新加坡的五光十色,不妨來此換個口味,不用舟車勞頓,輕輕鬆鬆就能接近大自然。

【刊登於96.02.11中國時報】

蓊鬱的森林構成複雜卻熱鬧的生態景觀

植物自然形成美麗的幾何圖形

林間閒晃的長尾獼猴

在枯葉間覓食巡邏的巨林蟻

2007/02/05

我的第20個國家之旅
分類:義大利

照片由水瓶子提供

我們自2月8日起到24日止,將會到義大利過新年。認真來說,我們會造訪三個國家:義大利、梵蒂崗和聖馬利諾。義大利將是我開始旅行造訪的第20個國家。

梵蒂崗和聖馬利諾都是義大利中的國中之國,但別因小而輕忽,它們也都是獨立的共和國。許多朋友知道我要去義大利,以為開始轉性改走高貴路線。其實因為今年過年晚,剛好可以趕上著名的威尼斯面具節,再加上義大利是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共41個),所以並非我改變了興趣,而是不敢逆天行事啊!雖去歐陸消費高檔國家,但我們做好便宜旅行的準備,帶爐頭烹煮當地食材、找便宜旅社住宿都仍然不變,我們依舊抱持著用最少花費得到最大感動的原則享受這段旅行。

這次行程中,世界遺產當然是重要主題,因為租車的關係,所以我們想多花點時間在鄉間,而非大城市。如果有機會,去聽場歌劇,看場義大利甲組足球聯賽都有在計畫中。當然時間永遠不夠用,計畫趕不上變化,能走多少就看多少囉!

「計畫趕不上變化」這句話在這次出發前感受特別深,事實上,也可說是一波三折。去年10月訂了機位,搭泰國航空從曼谷轉機飛羅馬,回程的曼谷到台北因為剛好是年假收假高峰,因此始終在候補,我破釜沉舟開了票,一直到上週五終於確定補上,除了運氣,也感謝朋友的協助,不然有可能在曼谷機場一直等補位。雖然照常去玩,但總是一件心事卡著不舒坦。

而我一月中不慎出了小車禍,造成左鎖骨脫臼,休養至今雖未完全康復,只是不能提重物,應不至於影響太多。我慶幸只是小車禍,也慶幸還好發生的早,才能照原訂計畫,一切感謝啊!辦簽證時費用漲價逾倍,再加上義大利朋友文件不齊全,在驚險的聯繫中預想了許多備案,還好最後都沒派上用場,化險為夷,順利取得簽證。說實在的,這還是第一次出國前這麼多不順,不過一一克服後有種披荊斬棘,即將否極泰來的感覺。想想也覺得自己死性不改,不管怎麼樣就是要去旅行,好像沒什麼能夠阻擋我的!

因此在出發前,先預祝大家新年快樂,豬年諸事大吉,上麻將桌的連胡到天明,玩牌的滿手盡是同花順。我的部落格這段時間應該不會更新,等回來再跟大家分享吧!

特別行李裝備:
葡萄酒開罐器(買酒喝)
CD(特選義大利電影配樂及義大利作曲、歌劇家作品,開車時解悶用)
爐頭(烹飪用,如意算盤是買當地食材煮料理)
瓦斯罐(空瓶,不然怕上不了飛機,到當地再買瓶裝小瓦斯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