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的布農爸爸
所有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但在「台灣黑熊研究」計畫主持人,人稱黑熊媽媽的屏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黃美秀背後,卻有一個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男人:林淵源。
林大哥是一個重視傳承和獵人傳統的原住民,現在是玉山國家公園的巡山員。只有小學畢業的他,在這片山林裡就是博士,沒有人能夠挑戰他的地位。他的指導教授,是這片蓊綠森林、是處處須提防的驚險地形、是動物的腳印、是父親殷殷的誡語、是世代傳下來的禁忌,這些都是學校所不會教也學不到的。
有「小泰山」稱號的林淵源,卻有個中年男人的大肚子,怎麼也讓我無法與泰山矯健身手做連結。問他爬山會不會累,他輕描淡寫的說習慣就好,但我知道對他來說,能上山,無論目的為何,都是一種強大誘惑與情感連結,就像他說的:「每次回到山上舊部落,我都會掉眼淚。」在山上,他就是個勇敢布農族獵人,他就有足夠的自信與驕傲,他就是泰山。
林大哥五歲就開始跟著父親上山,從背東西、提水、做陷阱開始學起,嚴格的訓練累積下來,使他成為一個優秀的獵人。在林淵源記憶中打獵最豐碩的成果,是有一次跟著父親上山近一個月,光是山羌就打了近70隻,父子兩人打到的獵物足以讓整個部落享用。林大哥說:「以前我拿獵槍,現在改拿攝影機。」對於山林的「超能力」,加上熟悉八通關古道的位置歷史,以及拉庫拉庫溪舊部落的歷史與遷移,使得林淵源很早就擔任協助國家公園進行人文與生態調查的重要角色,而最著名的就是台灣黑熊計畫。
以前拿獵槍,現在改拿攝影機。
說起和黑熊的交手,從年輕時代就開始了。16歲時就打到獵人生涯的第一隻黑熊,那時族裡的老人說:「這個山永遠會是你的山。」林淵源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但現在回想起來,老人的預言成真,林淵源不僅成為這片山林的守護者,還成為黑熊研究的靈魂人物。
林大哥在山裡幾乎無所不能。去他家的時候,他拿了一根箭竹,很阿沙力的用番刀砍截一段竹節,然後仔細的慢慢從中間剖開,這時偌大的番刀不再像剛剛的粗獷,在他手中反而變得十分靈巧,就像用雕刻刀般的細膩,真是一刀在手,妙用無窮,也說明了番刀對於原住民的重要。林淵源不時用嘴巴朝竹節吹氣,再慢慢藉著剖下的深度來調整聲音,林淵源說:「差一點點就不像了!」原來作好的竹笛,吹出來的聲音是模擬受傷山羌的淒厲叫聲,可以吸引黑熊前來,這也是父親教給他的。
製作山羌叫聲的道具
林大哥唱「打熊歌」給我聽,他說這首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唱的,只有打過熊的人才有資格,他的臉上展現出自豪,可也隨即黯淡,「但是現在會唱的人愈來愈少了!」依據布農族獵人的傳統,拖背著獵物的獵人,在接近部落時,也會用盡最後的力氣,以宏亮高吭的歌聲呼唱,最後聲音慢慢變小,「代表黑熊快斷氣了!」 我不懂歌詞的意思,但聽的出那份屬於山的民族特有的低沈雄壯的共鳴音律,黑熊聽到這樣的歌,應該也是聞風喪膽吧!
影片不知如何翻轉,大家辛苦一點看吧!
手上的蕃刀殺過黑熊,後面的獵槍也都是極有歷史。
0 迴響:
張貼留言